第1047章 工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鋼鐵是工業的糧食。
要想讓一個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鋼鐵的生產始終都是重中之重。
雖然夏軍對於鋼鐵的需求直線下降,但是在夏國內部的其他產業領域,鋼鐵的需求始終旺盛。
左夢庚結束了軍事方面的相關工作,立刻開始關心起鋼鐵問題。
他親自視察了東平鋼鐵廠,並且在這裡看到了可喜的變化。
“新式的冶煉爐經過多次改進,如今已經逐漸完善。這種新手段使得鋼的產量大幅度提升,如今三個鋼鐵廠足夠滿足全國的建設需要。”
蔣巍陪同左夢庚行走在濃煙繚繞的鋼鐵廠裡,一邊自豪的向他介紹著如今的產業變化。
夏國的鋼鐵冶煉,終於走到了平爐鍊鋼這一步。
以往的高爐鍊鐵,雖然經常性的能夠產生出鋼水,但是產量和效率都十分感人。
為了得到足夠用的鋼,只能採用千錘百煉的辦法。哪怕有水力鍛錘的幫助,但產量和成本依舊居高不下。
幸好夏國一直注重對於工匠的發明進行獎勵和保護,使得工匠們的熱情非常高。
有鋼鐵工程師結合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苦心鑽研數年,終於製造出了平爐。
有了這玩意兒,鋼鐵的工業化生產終於變成了現實。
清北大橋能夠投入建設,就是因為鋼鐵產量的爆發。否則的話,那麼多的鋼筋就足以讓專案破產。
如今夏國共有三大鋼鐵廠。
除了腳下的東平鋼鐵廠之外,還有來陽鋼鐵廠和徐州鋼鐵廠。
因為交通運輸的限制,現如今的鋼鐵廠都依託於礦石產地。就地開採,就地冶煉,就地深加工。
帶來的好處就是,三個地區聚集了大量的產業工人,也讓周邊變得異常繁華。
雖然鋼鐵廠連同配套企業向空氣中排放了大量的煙塵,令附近空氣質量非常惡劣,但沒有人在乎這個。
左夢庚也不可能去搞什麼環保。
如今擺在中華民族面前最大的任務,就是要用鋼鐵洪流盡可能的強盛國家,佔領更多的土地,為孫後代的繁衍生息打造足夠富饒的領土。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重要。
“目前的產量能有多少?”
東平鋼鐵廠廠長林簡臣對於資料信手拈來。
“現在每年的產量可以達到鋼二十萬噸、鐵五十萬噸。我們東平鋼鐵廠的裝置使用的年頭比較多了,就連平爐也是最初的型號,不算太大,因此只能生產這麼多。像徐州鋼鐵廠那邊,所有的裝置都是新的,產量是我們的三倍還多。”
左夢庚親自檢視了資料,發現三大鋼鐵廠已經創造了歷史。
每年一百萬噸鋼的產量,就已經傲視當世。再加上鐵的產量,是如今全世界各國總和的二十倍以上。
大明在萬曆年間鋼鐵產量最高,也不過才九千多噸,連夏國的一個零頭都不到。
就憑這個對比,真的發生戰爭,大明只有被平推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