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一體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事實當真讓侯恂等人面面相覷,完全猜不透朝鮮高層的心理。
可機會難得,夏國自然不能錯過。
就在談判當場,雙方簽訂了協議。
夏國將會向朝鮮派遣兩萬多名教師,全面幫助朝鮮普及漢話教育。
依照朝鮮的國土面積和人口而言,這兩萬多名教師將會覆蓋到每一個人口。不出十年,整個朝鮮半島肯定人人都能夠熟練的掌握漢話。
連最難的語言統一都完成了,夏國眾人信心提升了無數倍。
“既然朝鮮從今以後與夏國政體一致,那麼官員的培養也可以同軌進行。為了合理利用資源,政務學校將會在朝鮮建立初級階段,學有所成的朝鮮官員可以去夏國的高階政務學校深造,加深自身水平,甚至可以在夏國實習就職,如此可好?”
夏國將會幫助朝鮮全面建立新式政體。
而要想新式政體順利執行,則需要大量的新式官員。
在朝鮮即將建立的政務學校,如今還只是一個雛形,就連師資力量也十分單薄。
想要培養出執掌國政的高階官員,一時半會兒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鑑於此,侯恂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將朝鮮的政務學校定為初級,這裡培養出來的官員可以擔任基層職務。但如果想要走入高層,則可以去夏國的高階政務學校接受再培訓。
甚至為了讓這些深造的官員能夠勝任其職,夏國還可以讓這些人在國內進行實習。
聽說朝鮮計程車人、官員可以在夏國境內任職,這當真是天大的喜訊。
之前朝鮮為大明屬國的時候,這樣的事不是沒有發生過。
曾經就有朝鮮計程車子在大明參加科舉,並且考中了進士,還在江南擔任了縣令。
不過這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
現在夏國竟然將更高的層次對朝鮮開放,足見在夏國的眼中,對朝鮮是多麼的好了。
朝鮮眾人迅速抓住了這個驚喜。
“朝鮮得上國天高之厚愛,唯有銘記在心,誓死以報。我朝鮮士人上下得聞此喜,都不知該高興成什麼樣子!”
除了政務學校,司法學校也同比設定。
初級的司法人員可以在朝鮮接受教育,但是高階的司法人員就必須要去夏國深造。
對於這一點,李邦華給出了讓朝鮮人聳然而驚的理由。
“說來說去,朝鮮到底太小。倘若掌握司法權的人皆出於此,天長日久,必定盤根錯節,形成利益集團,有礙司法公正。令其到夏國深造,分散於各地,則可以打亂他們之間的聯絡,避免形成派系,造成司法干政的亂局。”
夏國的檢察官制度,其實就是借鑑了後世韓國的做法。
在左夢庚看來,韓國的檢察官制度其實很好。
賦予檢察官強大的權力,可以令司法系統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保證司法的權威。
而韓國檢察官制度的最大問題,就是在於地方太小。
所有的檢察官皆出身於SKY三校(首爾大、高麗大、延世大),你是他老師,他是他學長,他是他師弟。結果兜來兜去,互相之間全都存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這就給朋黨派系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不像夏國地域廣大,只要將各處的司法學校分開來,互相之間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聯絡。
屆時彼此生分,還要互相警惕,才可以避免司法系統內部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