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以統帥自稱,籌建了統帥府。

可是說到底,統帥府更偏向于軍事,過於片面,確實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但是在政權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地位和名分,左夢庚始終拿不定主意。

從他的本性來講,選擇共和體制最好不過。

畢竟後世就是這樣,好處多多,他也最為熟悉。

可是陣營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表示反對。

就算是眼前這些大老,和他探討的更多,也有三分之二的人不同意。

“如今民智未開,百姓愚昧,萬萬不可急功近利。否則的話,人心崩壞,力量渙散,自取滅亡之道也。”

《天阿降臨》

瞿式?苦口婆心,意思非常明顯,帶著濃厚的勸進意圖。

“你既已知帝王之害,則何愁不能避免?我等之領袖,迥別於大明之帝王,完全可以另立規章。”

張繼孟也附和道。

封建帝王的危害,陣營內部探討始終不絕,大家也都正確的認識到。

和左夢庚對帝王制度的全面否決不同,大家的看法還是去其害、用其利。

帝王制度的有利之處在哪裡呢?

就在於千百年來,中原始終是以帝王治天下。旗號鮮明,萬民認同,更以此旗號威福四海,確立中央之國。

倘若貿然取消,天下萬民必定心生茫然,不知身份何屬。

這種認知上的改變,顯然不能太過於急躁。否則的話肯定會演變為分裂,更會成為野心家作亂的沃土。

不管是從維護大一統的局面,還是穩定內部出發,大家的意見一致。

那就是要適當地遵循舊制。

眾人議論紛紛,反而讓左夢庚成為了少數。

見到如此局面,他也頗為無奈。

焦灼時刻,張振秀拿出了殺手鐧。

“這是立法會全體成員以及所有百姓的萬民書,大家心意一致,當立尊號、封國土。”

他讓人將萬民書展開,竟然綿延十幾丈。

那上面是一個一個數也數不清的鮮紅名字,就彷佛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站在左夢庚的面前,極力促請他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