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困境(第1/2頁)
章節報錯
整個兩淮之地經過一番風雲,最終山東佔到了最大的便宜。
西北義軍透過攻佔鳳陽、掘毀皇家祖陵,再一次彰顯了存在感。
這件事不但沉重的打擊了朱明王朝的統治,也給了更多想要反抗朱明王朝暴政的人以極大的希望。
原本在之前,西北農民起義陷入了低谷,似乎隨時都能夠被絞殺。
一些受到感召和影響的人也不免失望,放棄了反抗的打算。
但是這一次西北義軍透過更加震撼的行動,向所有的天下人證明了,朱明王朝的統治確實已經脆弱不堪,翻身做主的機會就在眼前。
可想而知,在不久的將來,大明江山各地必定處處烽煙,一次又一次的削弱大明王朝的元氣。
而在兩淮的變故中,損失最大的就是明王朝。
不但鳳陽被破、祖陵被毀,三分之二的兩淮之地還落住了山東的手中。
從此以後,山東北逼京師、南威江南,中間的刀子也架在了鳳陽旁邊。
可以說,大明王朝最重要的三個地方都在山東的兵鋒之下。
大明王朝已經變成了山東砧板上的肥肉,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朝廷方面根本沒有抵抗的餘力。
左夢庚再一次用羚羊掛角的操作,鞏固了陣營內部所有人的信心。
有這樣的一位領袖,每次都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這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無疑是天命所歸的象徵。
透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即便是思想上還是有動搖的人,也不得不改變想法,堅定的站在了山東這一邊。
雖然攻略兩淮山東付出了極大的成本,但是最後綜合統計,賺取到的好處反而更多。
單單從鳳陽等地搜刮來的財富,就抹平了出兵的消耗。
剩下的就是純利潤。
不過福兮禍所伏,巨大的勝利之下,一場危機突然來襲。
揚州乃天下名都,自古繁華。
尤其是有明一朝,更有賽江南的美譽。
俗話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裡就是大明財富和經濟的極致彰顯之地。
因此在拿下這裡之後,李邦華始終不敢疏忽,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就希望能夠穩住揚州的局勢,避免動盪。
新軍入城的時候雖然遭遇了一定的抵抗,還打死了揚州知府郭琪。
但整個過程還算是順利,多少讓李邦華鬆了一口氣。
他最怕的就是揚州城拼死抵抗,新軍不得不火力全開,最終將這裡打的一片狼藉,元氣大傷。
既然順利接收,那後續就好辦了。
只可惜,李邦華高興的太早了。
第一天,揚州城內靜悄悄的,街面上也不見什麼人影。
這一點並沒有引起重視。
畢竟城市易主,城裡的人們也不知道新來的統治者秉性如何,小心一些躲在家裡、觀察局勢乃應有之義。
新軍上下秉承了一貫的傳統,絕對不許擾民。因此在入城之後,除了佔據各處要點、懲戒了一些地痞流氓之外,就再沒有什麼大動作。
按理說經過了一天的適應,揚州應該恢復往日的情形。
可是到了第二日,整座城市還是安靜的過分。
沿街的許多商鋪都沒有開門,路上的行人也都腳步匆匆。
整個城市裡都瀰漫著一種緊張詭異的氣氛。
李邦華小心的觀察著,滿心以為這是揚州人多疑,也許再給點時間就會好了。
但是到了第三天,情況進一步惡化。
不但商鋪沒有開門,運河裡的交通也斷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