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原來的歷史上,王世忠的女兒就是他的妻子。

而王世忠也在左夢庚降清一事上,起到了引薦的作用。

當時明朝、朝鮮、察哈爾部、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同時都面臨著後金的巨大威脅,因此很容易結成了盟友,對付共同的敵人。

而孫承宗的戰略,也給努爾哈赤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這一時段的後金完全施展不開手腳,面對著四面皆敵的處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可以說,只要再給孫承宗一定的時間準備,反攻遼東並不是不可能。

只可惜,豬隊友出現了。

隨著孫承宗的戰略“靡費甚巨、了無寸功”,天啟、閹黨和他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雙方產生矛盾的根源,並非真的是孫承宗花費了大量的軍餉卻沒有成效。而是孫承宗把錢都用了,導致天啟無錢可用。

天啟要幹什麼呢?

他要修三大殿……

工部經過核算,修建三大殿需要耗費三千萬兩白銀。

這個成本把天啟也嚇了一大跳,覺著其中有貓膩。

他本人可就是木匠高手,對於建築不算門外漢,於是親自動手。最終到了天啟七年,三大殿修繕完畢後,總共用銀多少呢?

五百九十五萬兩白銀。

如果單從戶部、工部給出的工程預算和天啟修建的實際花費比較起來,著實省了一大筆錢。

後世就有不少人以此誇讚天啟,覺著他不錯。

可你他喵的有近六百萬兩銀子修房子,給孫承宗加強遼東防禦他不香嗎?

這作法和西太后有什麼區別?

而且即使是五百九十五萬銀子,能從哪兒來?

只能減少在遼東和九邊的投入上省出來。

這就是孫承宗和天啟的根本矛盾。

作為天啟的身邊人,閹黨當然明白主子的心思。加上政治上的矛盾,讓他們立刻發動了對孫承宗的攻勢。

用到口號嘛,就是那個。

【靡費無數,了無寸功】

並且這個口號讓許多人信以為真了。

因為孫承宗到了遼東後,確實不打仗。

可一個大戰略的實施,要想建功,必然是數年、十數年甚至要數十年才能看到回報的。

孫承宗因此而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

為了緩解“天下人”的質疑,孫承宗不得不動用還未成型的軍隊,草草地發動一次攻勢,希望能夠緩解天下悠悠之口。

這就是導致孫承宗下臺的柳河之敗。

其實柳河之敗的結果,對明朝來說並未到傷筋動骨的程度,遼東的態度也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

孫承宗的戰略如果持續下去,後金依舊找不到任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