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觸發式引信都想到了。

其他人也紛紛叫好,覺著這個主意不錯。

最起碼採用火帽引發的話,不用擔心炮彈的爆炸延遲或者提前。

可左夢庚卻沒有那麼自信。

“觸發式引信是個好東西,但目前有兩個問題。第一,不敢保證火帽在開炮的時候,會不會因為火炮的震動直接炸了。這個需要你們試驗,得到確實的資料才行。第二,現如今火帽的生產量跟不上,只能優先保證火槍。火炮這裡,只好先應付了。”

土法生產雷酸汞就是這樣,產量始終是個難題。

即使這樣,危險重重的生產過程也讓左夢庚頭疼。

從生產開始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六起爆炸事故,造成二十多名工人傷亡。

也就是這個年代的人命不值錢,大家都不當回事。

死者、傷者的家屬們在領取了撫卹金之後,還對他感恩戴德。

這要是在後世,這種違規、危險生產,能把牢底坐穿了。

見火帽應用於火炮行不通,大家全都愁眉不展,頗為遺憾。

反倒是左華看的開。

“我說,這炮彈不就差個一米、兩米爆炸嘛。這麼點距離,能有啥影響?再怎麼說,不也比現有的佛郎機炮好多了?能用就行唄。其他的問題,日後慢慢改進就是了。”

眾人一聽,紛紛露出苦笑。

“哈哈,是了,原來是咱們魔障了。”

“確實,這火炮已經很好了。”

因為左夢庚帶起來的風氣,後營對於製造領域很是追求精益求精,不能接受一丁點的不足。

這種精神對於科研、製造來說,當然是好事。

可放在軍隊身上,卻沒有那麼計較。

左營炮是缺點不少,可如今的左營連火炮都沒有呢,當然是先用上再說。

大家心魔卸去,渾身輕鬆,歡聲笑語也回來了。

準度、爆炸時間之後,要觀察的是爆炸威力。

因為落點偏差了三米,所以炮彈造成傷害最大的地方,是靶群的外圍。

位於右側靠近爆炸中心點位置的三個木靶被徹底摧毀,散落的到處都是。

再遠一些的靶子,則沒有破碎,依舊完好地插在地上。但這些靶子上面扎著許多碎片、碎石,而且完全打透了棉甲。

如果棉甲裡面是血肉之軀的話,那麼肯定已經死透透了。

這樣的靶子大約有七、八個,最遠的距離爆炸中心點有十米左右。

超過這個距離的靶子,則完好無損,並沒有收到爆炸的影響。

這說明炮彈的有效殺傷範圍,也就是十米左右。

這個威力大嗎?

顯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