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元儀向那老僧致意,問道:“敢問大師法號?”

那老僧忙道:“貧僧慧源。”

茅元儀追問道:“慧源大師,請問這本經書存於貴寺多久了?”

慧源老老實實地道:“許多許多年了,師祖在時,貧僧就見過這本經書,還曾問起。師祖說,此乃祖宗遺留,或許本寺建成之日即有。”

柳一元也起了訪古的心思,問道:“不知貴寺何在?建於何時?”

老僧指著西側山腳邊,道:“那便是敝寺,名曰梵唄(bai),據說始建於三國。”

眾人面面相覷,竟不知道近在咫尺,卻有一座千年古剎。

慧源見眾人似乎很關心這件事,小心翼翼問道:“各位施主,這位曹子建可有什麼牽扯?”

茅元儀一愣,反問道:“大師不知這曹子建是何許人嗎?”

慧源茫然搖頭。

“貧僧愚魯,貽笑大方了。”

一個山野和尚,不知歷史典故,倒也尋常。

柳一元為他做了講解。

“曹植乃是三國時曹操之子,才華橫溢,天下無雙。後來被封為東阿王……”

說著說著,眾人不禁齊齊色變。

東阿王……

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可不就是東阿縣嘛。

“難道此處……”

柳一元猛地想到了一種可能,但實在是不敢相信。

一想到此處也許和曹植有重大關係,左夢庚也頗為心動,連忙對慧源道:“大師,可否引領我等,拜謁貴寺?”

慧源敢說不嗎?

當即先行引領,帶著眾人一路下山。

梵唄寺座落於魚山西南角,面積不大,除門臉外,只一主殿帶左右兩側廂房。而且破損嚴重,盡顯殘損。

慧源對此也是無奈。

“隆慶年間,敝寺著實興旺過一段。後來兵荒馬亂的,香客斷絕,便難以為繼。如今只剩下貧僧師徒三人,也不知佛祖何日降下福緣。”

可惜他的訴苦說給了瞎子,在場的幾人都是不信佛的。

他們來此的目的也不是禮佛。

“大師,煩請將貴寺典藏賜予我等一觀。”

長久的貧苦和混亂的世道,讓慧源已經沒有了出家人的矜持。茅元儀怎麼說,他就怎麼做。

兩個小和尚在他的吩咐下,把一些古籍搬來,茅元儀和柳一元便熱切地檢視了起來。

這一檢視,果然大有收穫。

“中恆,你看,這是唐代高僧道林和尚的記載。”

左夢庚湊過去觀看,只見一本名為《法苑珠林》的典籍上寫著,“陳思王嘗游魚山,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獨聽良久,乃摹其音,作太子頌。”

陳思王就是曹植,這他還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