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庚對鄧玉函提及這件事,鄧玉函也產生了興趣,開始研製高壓鍋。

是的,蒸汽機被髮明的源頭,就是高壓鍋。

這個時代歐洲的科學家們,已經知曉了氣壓和沸點之間的關係。但高壓鍋還要等四十多年後,才能有法國醫生帕潘發明。

鄧玉函接手了這個工作,帶著張令錫、侯方域等幾個年輕人組成了課題小組,徐若琳和左羨梅則為他們提供計算幫助。

可問題是徐若琳本身有譯製工作、左羨梅本身有財務工作,能夠提供的幫助十分有限,嚴重影響了進度。

對此,左夢庚也沒有辦法。

而且他深知即使鄧玉函等人的工作順利,蒸汽機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誕生。

蒸汽機就屬於那種理論很簡單、但工藝要求卻很高的作品。

做一臺沒有什麼實際效用的蒸汽機很容易,但想要把蒸汽機投入到實用中,將會有十分漫長的路要走。

其實這也要怪左夢庚繼承的記憶不夠充分。

他並不知道,正是因為連桿在機床上的應用,才讓瓦特有了可以打造蒸汽機的氣缸。

如果知道的話,他也就不用這麼從最基礎開始培養相關人才了。

看著壺嘴的木塞在蒸汽的壓力下飛出去十幾米遠,學生們驚奇不已,紛紛上去,挨個試驗。

左夢庚抬頭的功夫,看到遠處有一大群人走來,便對學生們說道:“你們試驗的時候注意,千萬不要被燙傷了。還有,不許給年齡小的孩子玩,知道嗎?”

被他傳授蒸汽知識的,都是十五歲以上的。太小的可不行,根本掌握不了這麼危險的東西。

他走出學堂,正好那群人也到了面前。

嚯,好傢伙,放眼過去,基本上全都是白面板、藍眼睛。

鄧玉函很高興地給左夢庚介紹。

“左,這位是羅雅谷教士。他是奉命送這些人去登州,幫助孫教友的。”

左夢庚明白了。

這些歐洲人應該是孫元化招募,用來幫他鑄造火炮的。

哎,他到底還是走上了那條路。

左夢庚已經得到了情報。

孫元化還是和前世一樣,收編了東江鎮耿仲明部,並且安排到了登州。

當然了,這其中孫元化也有苦衷。

一方面是孫承宗的命令,不得不聽;還有就是登萊的兵力嚴重不足,李孟明、董大成敗亡後,還有小股的白蓮教亂賊在登萊流竄。

張可大所部的人就那麼些,只能守住登州不失。為了補充兵力,引進東江鎮也是無奈之舉。

一個年近四旬的傳教士走上前來,對左夢庚很是親近。

“左,早就聽聞你的事蹟,在東方有你這樣博學而睿智的人,是這片古老土地的福音。”

對於羅雅谷,左夢庚知曉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