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軍政(第1/3頁)
章節報錯
左夢庚回到臨清,最開心的人就是徐若琳了。
這女孩竟顧不得害羞,拉著左夢庚上看下看,就怕他少了什麼零件。
“哎喲,不是和你說了嘛,就是一次武裝旅行,什麼事兒都沒有。”
徐若琳也反應過來,是自己有些關心過度了。
“還不是……還不是聽人家說,打仗很危險的。”
左夢庚哈哈大笑。
“這一次出征,我軍一共就三個受傷的。你猜,是如何受傷的?”
徐若琳哪懂得軍陣之道?
“追敵的時候崴了腳。”
說起這事,左夢庚也忍俊不禁。
實在是新軍和白蓮教亂賊的差距太大了。
這一次回到臨清,左夢庚還見到了一個人,那就是身體痊癒的耿如杞。
四、五十歲的年紀,身上帶著濃濃的書卷氣,清瘦雋永,儒雅隨和。
“中恆,京畿之事,多虧你鼎力相救。否則的話,老夫……”
左夢庚沒有居功。
“伯父何須見外,咱們同氣連枝,理應守望互助。”
耿如杞也不是矯情的人,而且經過了前事,人一下子豁達起來。
“老夫已經見過李司馬和東郊公,不想你這裡群賢畢至,卻比朝堂之上還要通透。怎麼樣,給老夫也安排點事做,如何?”
左夢庚大喜,沒想到耿如杞竟然主動加入自己的陣營。
基層的官員他可以自己慢慢培養,但到了一定層次的行政辦法,他也是一知半解。
本來有一個李邦華在培訓了,但顯然不夠。
現在又來了一個做過巡撫的耿如杞,那真是如虎添翼。
左夢庚想了想,決定穩妥起見。
“伯父如果不棄的話,可否先幫孟暗先生做些官員培訓?待伯父身體大好了,還要靠您掌控全域性。另外太沖等人爭執不休,時至今日也沒有定論。有伯父指點一番,也好使大家達成共識。”
左夢庚的安排,還有另一個目的。
那就是改造李邦華、耿如杞這些舊官僚的思想。
最好的做法,就是讓他們參與到思想大辯論當中來。
如今黃宗羲等人的辯論依舊沒有結論,關於平等的範疇始終不能形成統一。除此之外,他們的辯論又開始擴大化,已經涉及到了君王的定位問題。
但這種辯論和爭執又是必須的。
思想的統一過程必然是這樣的。
總不能你張口一說什麼理論,別人就痛痛快快接受。
孔夫子傳道都屢經挫折呢。
只有參與其中,才能夠受到影響,最終改變思想。
“各位,這次出征,我沒有親臨一線,偶有閒暇,終於完成了《國富論》的最後部分。另外,這裡還有內人編譯的歐羅巴學者馬基亞維利的著作《君主論》。我相信,這些遠道而來的作品,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思想辯論大會,左夢庚一直都注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