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懋康疑問道:“既是秀才,本該考取功名才是,緣何來到此地,還做了武人?”

慄香築苦笑連連。

“老大人有所不知,去年畿輔大旱,流民作亂,晚生家中薄田也是顆粒無收。正沒奈何處,亂賊跑來毀了家園。迫於無奈,晚生只好帶了妻兒四處乞食,幾度險死於野。即便如此,兩個孩兒也沒能保住。晚生和內人流落到此,恰好趕上千座招工。雖然無縛雞之力,可人總要活著,迫不得已,只好去了碼頭幹活,賺些錢糧,總算熬過了這個冬天。倘若沒有千座,晚生一家必然死絕。這份恩情,永世難報。後來千座後營招兵,晚生第一個就報了名。”

畢懋康頗為不解。

“你既受災,為何不向本地官府求救?你有功名在身,官府豈能不管?”

慄香築哈哈大笑,笑聲中頗為慘烈。

“功名?秀才功名算得什麼?除非家資豪富之輩,否則如晚生這等,那些官老爺和地主惡霸恨不得吞了晚生家財。從天啟元年至今,晚生從未在學政大人處領過一粒廩米。如晚生這般計程車子優待,全都被狗官們貪了個乾乾淨淨。”

畢懋康怒火沖天,渾然沒有想到官員腐敗竟到了如此程度,連讀書人都被剝削。

不過很快地,他就冷靜了下來。

慄香築說的情況,他在家時也多有所聞,並非只是畿輔才有。

要不是這樣,恐怕也就沒有左夢庚的野心勃勃了吧。

“日後你等掌權,切記今日之苦,莫要重蹈覆轍。”

慄香築一愣,不明白這位科場前輩為何如此言語。

軍營看的差不多了,畢懋康注意到了旁邊沖天的煙霧。

“走吧,帶我去那邊看看。”

冶鐵所和造槍所始終都是畢懋康最喜歡的地方,這是他擅長的領域。

巨大的水力鍛錘旁邊,楊貴等人正在聽一個年輕人的指揮。

“楊叔,這傳輸臂太重了,做功效率不高。我建議你們改的短一些、輕一些,這樣鍛錘還能造的更大一點。”

楊貴等老牌匠人竟沒有任何的怨言,立刻動手開始改造鍛錘。

畢懋康注意到,那個年輕人的手中拿著一張紙,上面畫著非常複雜的線條。還有一些他不認識的文字,看起來十分的玄妙。

“此為何物?”

年輕人細細解釋。

“這是力學計算公式,用這個可以有效地計算出水力鍛錘的最佳建造規格,提升水力鍛錘的效率。”

畢懋康疑惑地問道:“這不是中土學問吧?”

那人痛快道:“此乃西洋學問,被千座引進了來,教給我等。用來計算,果然快捷了許多。以往許多難題,也都迎刃而解。”

畢懋康試探地問道:“你等既為華夏子民,天朝上國,卻自甘墮落,習這蠻夷之學,可有不甘?”

年輕人爽朗一笑。

“老大人說笑了。千座說過,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西洋算學更方便更好用,那學了用就是。我中華上下五千年,之所以能長盛不衰,便因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百家之所長,以豐自身血肉,又有何不可?”

畢懋康靜靜聽著,細細品味。

赫然發現,在這個地方,即使是一個不起眼的年輕人,見識之廣播、心胸之開闊、氣度之卓然,也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步。

這……真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