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火光信仰
章節報錯
由於生產活動和賢者所帶來的影響,諸國的祭祀活動大都是以太陽為主,而一套完整且嚴謹的祭祀流程,就會需要學識豐富的年長者來主持。
一代代的保留下來的祭祀習俗,形成一個完整的職業體系,也造就了一群以祭祀為職業的人。
大殿之上,所以祭祀都望著那些符號面露思索之色。
而賢者便靜靜佇立一旁,賢者的髮絲閃爍著淡淡的光輝,輕輕隨風擺動,她披著素白的兜帽,身著一身白袍,腳上穿著皮質的白靴。
看起來就和火族人沒什麼區別,只是她的容貌,遠遠不似凡人。
因為凡人不可能沒有瑕疵。
火族人沒有感覺這些符號有任何的特殊之處,要真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這些符號是賢者帶來的,那就一定有什麼特別。
迷信賢者的偉大,也是這些火族人的通病。
盯著那些符號看了半天,除了覺得這些符號還挺好看以外。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心理作用。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特殊之處。
一眾祭祀臉上都是迷茫困惑的表情,這讓火族首領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而就在這時,一個在旁的侍女忽然有些面色古怪,幾次欲言又止。
賢者敏銳地發現了侍女的反應,隨即便向她詢問是否瞭解符號的事情。
眾人見賢者向一位侍女發問,心中頗為古怪,卻也只得等待下文。
“賢者大人,那些符號似乎是鄉間流傳的一首民謠,這是好久以前的一個部族的文字。”
“原來是一首歌麼,原來如此。”
她的聲音就如同幽谷迴盪的琴聲,仿若帶著蘭花香。
似乎明白什麼的賢者居然就此離開。
而後面的事情,就是語文學派的建立以後了。
賢者到底明白了什麼,才會有之後的舉動,如今已不得而知。但是事實便是火精靈與火族人統一使用著同一種文字,說著同樣的語言,在之後的數千年裡,又出現了數十位新生的火精靈。
新生的火精靈和之前的火精靈最大的不同,便是他們的意識中的大部分由以往他們的學生、家人、朋友等等認知進行補全,,因而他們不會有巨大的心靈缺陷。
不過同樣,新生的火精靈也有著另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自我認知的脆弱。
畢竟,“他們”想象中的“我”真的是“我”嗎?
而且,雖然由於火精靈【源頭】已經開闢,一切生靈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都可以轉化成為火精靈,比“初代”火精靈要簡單,但是這也同樣意味著“二代”火精靈的靈魂強度沒有經歷足夠的歷練,“二代”火精靈的壽命要比“初代”火精靈短非常多。
不過這些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
那便是,火族人可以成為賢者,而火精靈文明也將迎來一次巨大的進步。
於是諸國的火精靈再次進行了一次超距離交流,為的就是總結轉化火精靈的條件。
在加入新生的火精靈後,交流討論的結果就是:
1.有偉大事蹟者,被頌揚者;
2.信仰火和光者;
3.意志堅定者。
滿足這些條件,就有可能在死後,轉化為火精靈。
其實如果有足夠多的人頌揚某人,並且他的意志足夠堅定,那他即使不信仰火和光,也有可能重返現實,成為一個新的超凡生命。
這個重返現實的過程中,其實最困難的是重塑現實軀殼。
而如果已經有一個概念,如火精靈【源頭】,那重塑的速度就會大大加快,轉化時對其他條件的要求也會大大下降。
這一切其實都是與“時間”賽跑,能否成功轉化的關鍵就是,你的那些頌揚者(即認知)是否存在足夠多和久,而你的意志是否能在不斷“遺忘”和“失去”中,堅持到你重塑現實軀殼。
於是火精靈這次交流的最後,宣佈要在諸國建立“火光信仰”,向火族人傳播火精靈和他們是同一個整體的理念,告知他們如何成為“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