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季的年齡有些大,天賦也不甚好,但是他真的很能吃苦。

這一點,直接就把小灰甩了十條街。

牛季拜師之後,王輿也沒有讓他如同小灰一般觀火,而是率先教授他拳法,以拳法養生。

拳法之後,則是辯藥、讀書、練字。

對於牛季而言,讀書練字才是最難的。

每次看他練字,小灰總能找到很多樂趣!

但是。

不得不佩服牛季的毅力,王輿讓他練字他就練字,一絲不苟,廢寢忘食。

而這種大毅力,也慢慢感染到了小灰。

以至於它體悟“觀風”的過程,都變得認真了很多。

以悟為敲門磚的修煉路就是這樣,若是你邁不出第一步,那麼就始終無法寸進。

而若是邁出關鍵的一步,那就是一竅通百竅通,後面的步子就會走的容易的多。

所謂的“觀風”,最核心的就是讀懂蘊含在流風之中的氣息。

小灰為了觀火,前後耗費了兩年時間。

最關鍵的一步,還是王輿故意讓小灰以為書稿被毀,徹底引爆小灰的怒火,一舉讀懂火的氣息。

但觀風的過程,就簡單多了。

前前後後不過半月,小灰就能融入風之氣息中,以氣血為引,讓自己和元氣之風相容。

融入風息之中,透過調整氣血律動,就能非常有效的調整速度。

至於這個調整氣息律動,和天地之間的風相融的過程,孟夏感覺就像是結識新朋友,然後學習他們的“語言”,和他們順利溝通的過程。

朋友多了路好走!

在這個觀風的過程中,大抵也是這般。

一旦學會風的語言,順利和風交上朋友,風這個好朋友,也會樂得幫忙。

於是。

讀懂風的小灰,嗅覺變得異常靈敏,能夠透過風聞到很遙遠方位的味道。

身體變得異常輕盈,足尖一點,就能挪移數米的距離。

不僅如此,小灰的觸覺也變得異常靈敏。

甚至能夠透過風息的接觸,洞察三十米方圓的風吹草動。

不得不說,這一切真的是太神奇了,頗有點“不求神通而神通自顯”的味道。

小灰讀懂了就相當於孟夏讀懂了,自也是喜不自勝。

不過,孟夏倒也沒有最初觀火成功那麼興奮了。

學的越多,孟夏越是感覺王輿這個師父深不可測,和他的差距難以道計。

觀風過後,則是觀水。

而方法則是以竹籃來打水!

此舉,無疑引起了很多無知者的嘲諷。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