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榮恥(第2/2頁)
章節報錯
眼見同學們紛紛將百雀鐵樽棄如敝履,將洋貨盒子視作珍寶,她卻看不慣,便衝上去和她們理論,然而寡不敵眾,後來就如此這般了。
小傅輕斥妹妹莽撞,拿熱臉帕給她敷臉,又責她行事太過沖動,只要人家花錢買正品,鐵樽扔就扔了,又有什麼打緊。
如意一臉倔強,她覺得哥哥正在做正確的、偉大的事業,她以哥哥為傲,容不得別人糟蹋他心血。她將潤膚霜小心放進布包,明日大大方方帶去學校,好叫大家都知道,她用百雀產品,她哥哥在為百雀工作!
“用國貨,不丟人,發揚國貨,更不丟人!”
如意聲音鏗鏘有力。百雀質量明明不輸洋貨,同學們卻自暴自棄,如此,國貨品牌談何發展,談何壯大?
她一指桌上攤開的雜文集子:“魯迅先生說得好,我們中國青年須得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若能喚醒同學們,我打這一架又何妨?”
妹妹一番話說得小傅心中澎湃,他跟著師父做國貨,只為報答他,謀一份生存,從未把這份工作和“偉大”二字聯絡起來,如今想來,倒另有一番熱血激情。
夜裡,亭子間中,徐小姐驚訝回頭,巴望著顧植民。
“小傅妹妹真這麼說?”
顧植民點頭,顯然也激賞不已。他說起今晚在垃圾堆裡見到的景象,不免嘆口氣,可惜不是人人都如傅家小妹這般,如今的風氣仍舊是以用國貨為恥,以用洋貨為榮。
徐小姐笑了,透出一股自信。
她握住丈夫手,望著櫃子裡一摞摞做好的潤膚霜,路阻且長,然必將上下而求索,如今產品做好,便已算邁出第一步,未來他們必將做出百年不倒的民族品牌,做大家認可的民族品牌,終有一日,這十里洋場,將會以國貨為榮。
民國二十四年,梅雨季節,連綿風雨整整三天。蒲石路的老房子四處漏雨,開不成工,也做不成事。顧植民安排工人們輪班休假,又請瓦匠木工回來修缺補漏,卻聽廣播裡播報家鄉黃渡也受了災,心中一時又憂又急。
好在徐小姐始終沉靜,她一面倩人打聽顧家情況,送錢寄物,一面安慰顧植民,家中老宅方才修葺,應無大礙,等天氣稍好,一家三口便回鄉探望。顧植民稍感安慰。
不日深夜,又起狂風驟雨,飛落的樹枝砸碎房間玻璃。大雨如注,朝車間庫房猛灌,顧植民和徐小姐儘量搶救,然而杯水車薪,作坊裡的機器、材料幾乎都遭了水,數缸香膏還未來得及裝盒,亦被大雨損壞。
船遲又遇打頭風,兒子突然四處抓摸,哇哇大哭起來。徐小姐一探額頭,果然高燒,又翻開他小褥子,身上並起了許多紅疹子。顧植民和妻子忙抱起孩子,頂風冒雨趕往醫院,掛了急診。
一番檢查後,孩子須得留院治療,徐小姐留下陪護,又催丈夫回家善後。顧植民望見妻子泛白的臉頰,濡溼的襯衣黏在她胳膊上,激起一排雞皮疙瘩。
他心疼不已,四處詢問護士,終於借來一件外套,給徐小姐換上。
安頓好妻兒,顧植民匆忙往家趕去。
出得醫院大門,此時天色漸明,外邊依舊大雨滂沱,路上三兩汽車來往,偶有黃包車駛過,俱都坐了人,顧植民卻攔不住。他心急如焚,只能冒雨往家跑去。
他撐傘在雨中狂奔一陣,路過一處飯館,只見門廊下躲著一個避雨的瞎眼老人。
那屋簷太窄,雨勢卻太大,老人已經全然溼透。他單薄身子微微發抖,脊背卻挺得筆直,拄一支竹杆,身背三絃、布袋,手提雲盤1,稀疏溼發貼緊頭皮,雨水順著腦門往下直滴。
老人聽見動靜,竹杆往他這邊探伸兩下,顧植民目不斜視,繼續往前跑去。
他跑了一段,心裡終究不忍,復又退回來,將老人罩在傘下,將他暫時帶回家中避雨。
兩人行到蒲石路,甫一推開家門,累累香氣撲面而來,將他們撞個滿懷。顧植民眼前一派亂花漸欲迷人眼,直燻得他睜不開眼。
瞎眼老人使勁吸吸鼻子,驚歎不已。
“此香此景,老朽莫不是到了瑤池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