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趙家人心中的恨(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令點頭後馬車裡再沒了聲音。
廣平侯府,送走了莊良正的莊喜樂打著哈欠回到了錦院,說道:“我還是準備這兩日將府裡的鋪子什麼都查一查,包括牛春等人那些宅子都要梳理出來,正好衛武卒的人和我那些錦軍都要準備成親,也得給他們表示表示。”
君元識自是沒什麼意見的,莊喜樂又道:“府裡我也準備收拾一下,好些院子都空置著,收拾出來說不得有用。”
說完這個她又說起了常管事,聽著她一直碎碎念,這裡那裡的,雖然沒什麼大事但事情著實不少,又雜又瑣碎。
“辛苦夫人。”
莊喜樂爬上床拉過被子蓋上,歪著頭說道:“其實能一直這樣忙碌瑣碎的事情也是幸事,沒什麼太大的煩勞,也沒有擔驚受怕,不用整日謀算,平平淡淡的挺好。”
“過日子總是免不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兩人相視而笑,夜還很長......
次日在一早,期盼了一個晚上的人註定是遺憾的起了床,天色又晴朗了起來,接下來幾日,天一日比一日暖和缺依然滴雨未落。
朝堂之上,永安王將帶回來的錢糧留下了一半,剩下的依照所需都發放了下去,多多少少的大家都得到了軍餉,緩了燃眉之急。
“春耕的日子到了,到現在滴雨未落,欽天監夜觀天象言半月內無雨,百姓無奈之下挑水種地,若後續的還沒有雨落下,今年又難了。”
御書房裡,皇帝看著眼看堆成山的摺子幽幽嘆氣。
永安王坐在一旁的圈椅上喝茶,放下茶盞才說道:“臣弟從西南迴來的時候西南風調雨順,夜晚下雨白日放晴,都說那樣的天氣最是適合莊家生長。”
皇帝來了精神,“西南還好?”
永安王點頭,“如今大厲最不用擔心的就是西南,是澇是旱對西南的百姓影響不大,西康郡王用了二十來年對西南的河道進行了梳理,溝渠直達村落,每年到了插秧時節需要用水的時候就會統一放水,且村村都有大堰塘,像這樣乾旱的時節堰塘的水足夠一個村子耕種所用。”
皇帝總算是舒展了眉頭,“如此水旱從人是朝廷的幸事,也是西南百姓的幸事。”
“西南治水的經驗可推廣到別處?”
永安王搖了頭,“西南水域眾多,他們歷來都不怕乾旱,怕的不過是水患,反觀北地先天便沒有這樣的條件,不過也不是沒有借鑑之處,那個如園不是就在田間地頭挖了許多的蓄水池?”
皇帝想起到如園的那個汪姑娘今年就要嫁到京都,端起茶低頭吹拂,汪家那個丫頭和喜樂丫頭不同,莊喜樂嫁到京都他喜聞樂見,但汪家那個丫頭本事就是種地,來了京都的以後再有了孩子,還能有心思鋪在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