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建這是在考驗二哥了,你明知道二哥本事稀疏平常,就不必獻醜了吧。”反正曹丕看開了,黃襄說的對,自己這半吊子水平,那真的是拍馬都趕不上曹植的,還不如認慫,這沒什麼不好,說不定還能流傳出什麼‘兄友弟恭’的話出去,這對自己的人設是個很好的幫助。

“二哥何必謙虛…”

“為兄沒謙虛,仲禮你說是吧。”不就是禍水東引麼?我曹丕也會。

黃襄:“……”

“二公子的才能還是有的,當然了,四公子的聰慧那可是天下人公認的,我看我就不摻合這事兒了。”黃襄這話就太假了。

曹植是聰慧,也不至於聰慧到‘天下人’都知道的地步,起碼河北的袁氏兄弟就不知道,人家相互之間鬥得正歡呢。

曹植驕傲的看了一眼曹丕,像一隻驕傲的小公雞,小孩子始終是小孩子啊。

黃襄默默的看著曹氏兄弟,還有楊修,黃襄又用陰暗的眼神看了一眼正在和王氏、張氏計程車子交流的中間人物,哼哼,這傻子活不久了,自己也沒必要對付他,否則容易引起司隸世家的反彈,這事兒還是交給曹老大以後去做吧。

話說,自家也有必要把某些東西‘製作’出來了,比如說酒。

要想發展更大的勢力,拉攏更多的人,僅僅靠感情是不可靠的,還要有‘利益’,比如有人喜歡名聲,有人喜歡權利,有人喜歡錢,有人喜歡美人……等等,但是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錢的,不是你一張嘴就能有的,目下最賺錢的專案不外乎就是吃,所以民以食為天,士族們很聰明的。

所以可以看到基本上整個兗州的糧食都控制在潁川世家的手上,你看當初曹老大到處發動戰爭,都是潁川士族在支撐著他,作為回報,曹老大招募了左右的潁川士族。

最後感覺不對勁,碰巧黃襄那個時候跳了出來,曹老大幹脆的一想,引入了荊襄士族對抗潁川士族,這事兒雙方都明白,所以黃襄和荀彧兩人很配合曹老大,總是互相坑,當然了,是暗地裡下坑,能夠讓人看出來,但是又不那麼明顯。

當然曹老大肯定不是傻子,所以曹老大決定引進更多計程車族,不過曹老大也想到了可能會尾掉不大,正好黃襄暗示程昱提出了‘求賢令’。

這些都是次要的,話說回來,能賺錢的除了吃,就是酒,是的,這個時候的酒基本上就像米酒一樣,度數低的很,否則你以為唐朝的李白等詩人書生之類的經常拿觥來喝酒,要知道有很多酒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長輩的,官員的,老師的等等,要真是幾十度以上的高度酒,那基本上可以喝死一堆人。

所以,制酒是個很好的路子,另外就是,黃襄也不懂別的法子啊,比如玻璃啥的。相對來說,酒還是比較簡單的。

“仲禮先生何不作一首詩賦?怎麼也在那裡獨自思索?難不成是覺得諸位所做之東西太過一般?”楊修的話把沉寂在思緒中的黃襄拉了回來。

“黃某自認比不過在做的諸位士子,就不獻醜了。”對於黃襄來說,丟一點面子不要緊,你看曹丕都不在乎,黃襄就更不在乎了,更何況說,要出風頭的話,以黃襄所知道的那麼多的絕頂詩賦,碾壓這個時代的人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這樣更加容易讓曹老大忌憚,本來曹老大就很防備著世家,你還敢到處得瑟?

“衛將軍此言差矣,老夫一直都聽說衛將軍師從蔡公,難道不是?”孔融的這話就很嚴重了,假如黃襄被傳出去不是蔡邕的弟子,但是卻一直在打著蔡邕弟子的幌子,這基本上就是自絕於天下了。

“孔少府想象力真豐富,難怪當初黃巾軍攻打北海的時候,孔少府還依舊沒放在心裡,風花雪月,黃某是不是蔡師的弟子,自然有人做證,想必不用孔少府操心了。”

先不說黃襄的妻子就是蔡邕的女兒,蔡琰,再加上曾經師從蔡邕的阮瑀也承認了黃襄這個小師弟的身份。

“我想孔少府肯定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想聆聽一下衛將軍的大才。”

黃襄看了一眼楊修,這傻子是要做什麼?找死也不要拉上自己好吧,以這種得瑟的姿態,曹老大可是很不開心呢。

不過,這種時候曹丕也該說話了,名義上來說黃襄可是為了給他曹丕拉關係才過來的,否則還不會來呢,在家宅著多好。

“四弟,你的這位先生有些過了,到底四弟是主人還是你這位先生是主人?”

曹植在聰慧,也是個孩子,況且曹丕的才能雖然比不上曹植,但是曹丕玩陰謀詭計那可是能甩曹植八條街,於是乎馬上可以看到曹植的小臉上的笑容馬上消失,臉色變得陰沉起來。

場中的其他人一看,都是暗自搖了搖頭,曹丕這麼明顯的挑撥離間,也就曹植會上當了,所以這些士子心中的天平自然而然的慢慢偏向了曹丕,不得不說曹丕一出手就打到了他的‘七寸’上。

“楊先生,罷了。”曹植一開口就讓楊修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四公子您能不能別這麼天真?你這樣我很難做啊。

楊修無奈的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來。然後這個詩會舉辦的就很尷尬了,曹植的目的是揚名,他這個名呢,倒是揚了,只不過不怎麼好,至少在做的很多人都很不看好曹植了,而這些人就代表著他們的家族,或者說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家族的選擇,那麼很當然的曹植就不再是他們家族的選擇。

曹丕的目的達到了,很多人對他刮目相看,平常這個不露聲色的小子很不錯啊,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阮瑀帶頭坐到曹丕的身邊,阮瑀還沒找什麼理由,就這麼光明正大的走了過來,畢竟有些人知道他是黃襄的師兄,跟黃襄經常走動,兩人關係還不錯,而黃襄是站在曹丕這一邊的。

緊接著就是徐幹、劉楨,這些人可都是曹老大的書記官,雖然沒什麼權利,但是可以說是近臣,其他人好歹還找了個敬酒的藉口。

“二公子,我給你解釋一下,這幾位可都是大才啊,二公子要多多走動才是。”黃襄小聲的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