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曹丕
章節報錯
漸漸的,曹老大大致說完了事件的發展,又變得傷感起來,在座的眾人,說實話很尷尬,你曹老大這事兒有些不地道啊,不過在氣頭上的曹老大,眾人很明顯的沒有提這茬兒,就連謙謙君子的荀彧都沒有說,他又不是傻子,也不是魏徵那種諫臣。
“主公,此時不宜再戰,兗州境內已經沒有多餘的糧草可以做出大的動作了,夏侯惇將軍還在青州收編黃巾,咱們剩下的糧食需要保證那些流民的生存。軍隊計程車兵已有厭戰情緒冒頭,主公還望三思。”作為曹老大的首席,基本上都是荀彧先開口發言。
隨後荀攸、程昱也相繼發言,贊成荀彧的說法,他們贊成是從全域性考慮,雖然對曹老大來說心底有些不大認可,不過曹老大也是明事理的人。只有黃襄默默的沒有說話,在就是底下的曹丕很是傷心,不知道是真傷心呢還是裝的。
“罷了,子脩的仇,以後再報,現下主要的是把青州的黃巾收編好。文若,夏侯惇那邊怎麼說。”曹老大是個比較靠譜的老大,知道輕重緩急,你要換成袁大少,甭說別的,你殺了我兒子,哥傾家蕩產也要幹掉你。
“我這邊,目前已經接收了近二十萬人,夏侯惇將軍來信說還有大概約八十萬人左右,路途上還有五萬餘人,元讓將軍的壓力也很大。”
“兗州大本營糧草物資是否充足,眼看馬上又到深秋了,文若還需多多注意。”曹老大基本上不會把鍋推到下屬身上,除非是那種罪不可恕的。
“還好,有著大將軍袁本初和荊州劉表的支援,倒還撐得住,不過主公,袁紹那邊也不是無限制的,主公需要拿出一點東西給天下諸侯看看,咱們也不是白拿別人的好處。”荀彧一幅你不用擔心我能解決的神情,他既然這麼有把握,那自然是有那個能力,要不怎麼說人家是國士無雙,王佐之才呢。你以為是吹的?至少黃襄就沒這個能力。
“我們現在還能出動多少軍士?”曹老大想了一會兒慢慢開口說道。
荀彧:“大約可以出動一萬人,再多了錢糧就不夠用。”
曹操:“行,那就一萬,既然兗州的壓力比較大,那我們就儘快前往豫州西北方向,曹仁那邊也是需要儘快支援,準備擴大一下疆域,有了土地,那些流民才有土地耕種。”
眾人一道拍馬屁說主公英明,做事有理有度。
“這一次,吾親率一萬大軍,趕往江淮前線。公達隨我走一趟,餘者各安其職。”
“吾等尊主公令。”完了眾人告退。
“仲禮先生,還請留步。”一個稚嫩的聲音打斷了黃襄的行走,才剛剛出兗州府不久呢。
“原來是丕公子,不知丕公子有何事?”黃襄回禮說道。
看著黃襄的禮儀,曹丕很欣賞的眼神輕輕點了點頭,這孩子對世家有著天然的好感,主要是這年代的世家子弟大多數都是克己守禮的人,甭管人家心裡怎麼想的,至少人家表面上的功夫做得非常令人舒心。覺得自個兒受到了尊重。
“丕公子特地帶我來這小旅館中,是有何事交代某去做?”曹丕領著黃襄來到一個比較簡樸的小酒館,在初創的兗州,這種新興的行業很多。這是好事兒,人民幸福指數高,對曹老大就會更加認可,也間接的說明了荀彧的本事確實很厲害。
“仲禮先生,以年少之資就登上鎮西將軍、關內侯、左軍師的高位,仲禮先生的本事丕很是敬佩。想跟在仲禮先生身邊學習一下。不知如何?”實話說,一個正太模樣的小男孩用大眼睛緊緊的盯著你,確實很惹人喜。
黃襄:“丕公子過譽了,襄不過是立了些許功勞,值不得丕公子如此誇讚,丕公子也不必稱我為先生,在下實不敢當,叫我仲禮即可。丕公子雖說確實需要進學,不過在下的本事還不足以和荀彧、程昱等大才相比,丕公子何不向主公請求一下。”這話很明顯了,先說好,我本事不是很大,教不好你你可別怪我,另外最重要,的是你跟誰學習,什麼時候學習,學習些什麼東西,你自己說了不算,你老爹說了才算,否則你就是向我跪下都沒用。
曹丕是個聽人勸的孩子,起碼現在是的。所以他也沒有更多的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更多的是詢問一些黃襄進行戰爭時候的事兒,時不時的拍一下馬匹,雖然略顯稚嫩,不過在他長兄死了之後,曹丕也懂得開始佈局了,老曹家的基因還真是強大啊。黃襄只得心裡默默感概一下。
兩人商業互捧了一會兒之後就各自散了,黃襄走在回去的路上,心裡想的卻是,有些事兒也該去做了,比如摻沙子。曹老大經過這次的慘敗之後肯定會對自己的安全更加在意,不管是出行的護衛,還是打仗的軍隊,所以、情報對他來說就很重要了。
馬上要再次出征的曹老大會面郭鬼才,歷史上的校事府也會提上日程。
“山叔,安排一下,馬上讓下一批金山別院合格的死士來許昌,到時候要是曹公成立某些機構,讓我們的人摻進去,每個人必須互不相識,只對我一個人負責。”回到家中的黃襄對著老管家下了個命令。
“老僕知道了,少公子且安心。”
出征後的第一日,經過荀彧的勸說,曹老大也開始要求自己人必須上朝,哪怕國朝只是個空殼子,所有的命令都是從兗州府下達的。
曹洪被曹老大安排成為執金吾,程昱為廷尉,然而國朝其他的職位還都是屬於忠心於劉協的,雖然那些職位沒有半點職權。不過很顯然,曹老大已經開始覺得國朝中的官員有掣肘他的態度了。
曹老大的原配丁氏因為曹昂的事情跟曹老大鬧掰了,卞夫人上位,也是這個時候,日後的小天才,曹丕繼承權上最大的繼承人,他的嫡親弟弟,曹植、開始被安排跟著大儒學習了,曹丕從這個時候才開始心思變得深沉起來。
簡單的說就是,曹老爹你什麼意思,我當年沒有誰來教我,都是我去一個個求教,同是一個爹媽生的,憑啥待遇差別這麼大,我不服。
咱們要理解曹丕同學,這擱誰身上,他都不會服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