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章 好孩子
章節報錯
一路疾行的眾人顯得頗為沉重,袍澤的死亡、路途的坎坷、敵人的追擊等等等等。令黃襄也沒有什麼心情和徐晃交流感情,這是他第一次迷茫起來,在這亂世中,真的有自己爭霸的舞臺麼,有資格成為一個棋手而不是棋子麼。
“小師弟,在想什麼呢?”在黃襄旁邊的蔡琰看到黃襄毫無精氣神的目光,輕輕的問了一句。
一雙彷彿沒有生氣的面孔木然的看著蔡琰:“小師姐,前路在哪”。蔡琰知道黃襄並非詢問怎麼走到安邑去,有老司機徐晃帶隊,他們丟不了。
“我也不知道前路在哪”蔡琰很平靜的回了一句。
“不過,我在被俘虜的這麼些天裡,看到過許多事,想起過以前的許多事,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仿若經歷了一生的蔡琰說出了這種話,她才十九歲啊,放到後世,才是一個大學生罷了。
“哦?小師姐說說看”只是機械的回了一句。
“父親當年也是名噪一時了,那時洛陽城到處都是車水馬龍,外面的世界我並沒有見過,天真的以為天下太平,家中賓客絡繹不絕,就連黃巾之亂在洛陽城中的人看來,也不過是規模稍微大一點的山匪惡霸而已,在嫁到衛家的那段時間,受到各種言語傷害,也只是覺得有點委屈而已。
後來董卓進京,所有世家大族子弟都在說董卓如何霍亂京城,西涼兵如同土匪惡霸,我卻也沒有多大的感受,董相國對父親禮遇有加,西涼兵對我們蔡家也是非常恭謹,就連袁家那位紈絝子袁術見到父親都會表現的很謙虛,所以說我根本沒有遇到過什麼很大的困難與挫折。”
“世人都道董卓是色中餓鬼,霍亂朝綱的逆賊,但是我知道,他原本不是這樣的,剛進入洛陽的董卓雖然面貌很不招人喜,行為也很讓人厭惡,原本我也不很討厭這個粗魯的邊將。只是某一天夜裡,他上門拜訪父親的時候,我恰好在門外,聽到了那麼一些話,小師弟可知道是什麼?”蔡琰淡笑的問了一句。總不能一直自個兒說,你好歹給點反應撒,否則你信不信姐不伺候了。
“是什麼?”顯然,小黃司馬是個懂事的人物,還知道和美女互動,否則這書沒辦法寫下去了。
“董卓說,他在邊境待了這麼些年,讓他覺得世道不公,朝廷所有的要職都是世家掌控,天下間所有的衣食住行也是世家掌控,地方上的法令要執行下去,還要看那些世家的臉色行事。如此總總,他決定自己去創造一個新的環境來改善大漢的天下,所以特地來拜訪父親,想要成為興平年間的‘霍光’,希望得到父親的幫助。
第二日父親便決定接受董卓給的官職,我問父親,為什麼要接受,父親說:‘人或有所為,或有所不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為不智;然,知其不可而為之,是為堅毅,為父知道相國太想當然了,但是為父不希望一個為國朝維護了十幾年邊境安穩的大將就此死心。所以為父幫他’。”
“小師弟,你應該能聽得懂吧。”
黃襄默然,道理,當然是懂得,只是‘懂’,不代表一定就能夠看的透徹,不一定就能夠自己做得到。
“後來呢,師尊的死我一直不太明白,為何王司徒一定要致師尊於死地。”
蔡琰抬頭看了一下黑茫茫的天空,只餘點點星光點綴著夜晚,和風吹拂而來,貫穿人心,但事實是貫穿人心的是蔡琰的話。
“我也是後來才想明白,王子師這麼做的原因,其一就是,驟然走上高位的他需要打擊一切曾經的‘政敵’來立威,方好拯救朝廷;其二就是,父親曾經的罪過他。所以臨死前父親對我說:‘王子師這人,報效朝廷的心絕對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說深入了他的骨髓,但是他私心很重,沒有容人之量,成不了大事。’父親最後一句話是:‘鬼神很可怕,但是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東躲西藏的大隊伍終於是安全的回到了安邑,徐晃和黃襄客套了一下便去和自己的上司楊奉彙報去了,蔡琰在兩位侍女(買來的)的服侍下慢慢修養,至於黃襄,當然是準備面見天子了,只不過再次之前,需要得到車騎將軍楊奉的首肯才行。
第二日,整理好儀態的黃襄在幾個護衛的保護下,慢慢的走到了楊奉的大營,沒辦法,後面李傕郭汜的軍隊追的急,搞得楊奉天天心驚膽顫,只能和軍隊住一起,才有那麼一絲的安全感,所以說楊奉這個男人沒出息不是,居然要一群男人給他安全感,額,扯多了。
“江夏黃襄,前來拜訪楊車騎,還望稟報一聲”要不怎麼說世家子弟確實多數很厲害呢?人家好歹接受的是精英教育,這年頭學文學武都是地主階級或者世家才玩的轉的,讀書需要用錢去買書籍,有些甚至錢都買不到,不是一個層次的人,那些老師教都不教你;習武需要大量的食物,特別是肉食,要不怎麼長力氣。
風度翩翩的黃襄偏偏又如此有禮貌的向守門的軍士詢問,沒有一點看不起人的成分,作為曾經的西涼兵,他們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世家子,個個都想袁術似的,鼻孔朝天,好像跟你說話是給你面子,你八輩兒祖宗都要感謝他來著。
“這位公子稍候,吾前去通報。”
…不一會兒,那位兵士就出來了。
“車騎將軍請這位公子進去”
想來是徐晃跟楊奉說過了一些,看在已故蔡中郎的份上,再加上自己老爹上司的面子,對於自己這個小小的請求還是沒怎麼為難。
“江夏黃仲禮,拜見楊車騎。”要說黃襄的長相還是頗為清秀的,雖然肯定比不上荀彧這個美男子,相信整個漢末也沒有哪個男子的長相比得上他。不過也算是有一點俊俏。所以楊奉心情還不錯,沒辦法,楊奉表示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我都喜歡。
“快快起來,聽聞公明說有個小公子救了他一命,原本我還不信,現在相信了。”一臉得瑟的楊奉親自拉過了行禮的黃襄輕聲的說道。黃襄默默唸叨,這貨不是龍陽之好,這貨不是龍陽之好。
黃襄:“公明將軍過獎了,不過是適逢其會罷了,以公明將軍只能,區區匈奴不過是手到擒來。”說完還偷偷看了一眼楊奉,果然他的臉色變了。這是黃襄再給楊奉下絆子,沒辦法,想要得到徐晃,只能走曲線報國的路線,先離間他們在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哦,徐晃不過是個騎都尉,就敢在外稱將軍?什麼叫區區匈奴,那可是曾經和大漢打得難捨難分的強悍隊伍,你的意思是我就只能被李傕郭汜這種亂民吊打,徐晃就可以正推匈奴,是不是看不起我。
眼見楊奉的眼神開始不善起來,黃襄又適時的加了一句“當然了,這一切都是楊車騎慧眼識英才,並且教導有方,所謂有什麼樣的首領就有什麼樣的屬下就是如此了,楊車騎以如此年輕的姿態就能登上上三將的高位,果真並非浪得虛名啊。”
楊奉就馬上又變臉了,堪稱一絕,都能比得上川劇變臉絕技了。
“賢侄一路可好,還叫什麼楊車騎,我和你父親也算是有點交情(假的),私底下你就叫我一聲楊叔叔。”在楊奉看來,這孩子真會說話,看來他之前說的那些是徐晃授意的,這叫什麼事兒呢,當你看一個人不順眼的時候,他的一切所作所為你都會朝著不好的方面去想,甚至別人的所作所為只要能和你扯上關係,他也都能想到你的不好,也不怪楊奉笨,周圍都是一些大頭兵,拍馬屁的時候都是什麼“將軍戰無不勝,取敵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幹,會不會拍馬屁,都曾經是西涼軍的人,呂布的英勇不是沒見過,我也沒還是要點臉的好吧。
朝廷裡面倒是還有一些讀書人,不過他們和自己不對付,不罵自己就好了,還誇自己?做夢吧,所以驟然有一個“才子”誇自己有本事,還誇的那麼的入木三分,這話一聽就是真的,楊奉老是覺得自己的本事不在武力上,而在智謀上,看看,還是有人懂我的吧,雖然是個不大的孩子,只能說,好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