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很懵逼,提出一個概念,就這麼多人跟風買?你們不考慮價格了嗎?

受邀企業很多,僅夏國就有五十來家,你要幾千噸,他要幾千噸,還有大公司,一次就要上萬噸。

年產30萬噸根本就不夠夏國企業分的。

那些外國企業,更是傻眼了。

這到底是跟還是不跟?不跟就是眼睜睜看著30萬噸的年產量被瓜分。

這些外國企業的國度沒有參與封鎖天智,他們國度不是西米聯盟一派,本身科技就比較落後,石墨烯的研究並不深。

貿然下訂單,很可能等於吞金自殺。

這時,羅源開口說話了:“諸位,你們太熱情了,我代表星研科技,感謝諸位的盛情,不過石墨烯的價格還需要諸位做好準備。”

“羅總請說,石墨烯既然量產了,我相信唐總是不會坑我們。”

羅源笑道:“唐總自然不會,石墨烯量產之後,價格當然要下調,現在的產量預計在30萬噸,單層石墨烯價格下調為1000米/公斤。”

直接下調一千倍,一噸依舊價值一百萬,30萬噸那就是3000億,年產價值直接躍居世界巨頭。

在場的眾人被星研科技的下調的倍率給驚到了。直接下調一千倍,乖乖!果然是大佬的手筆。

不過這個價格依然很高,不是一般企業能承擔的起的。

羅源繼續說道:“多層石墨烯,產量遠遠多於單層石墨烯,價格上下調至5萬米/噸。”

眾人眼睛一亮。

石墨中蘊含的石墨烯參差不齊,經過分離之後,就會有多種石墨烯材料。

單層石墨烯有單層的用途,多層石墨烯有多層的用途,單層太貴,用不起。

多層也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嘛。

價格便宜了近20倍,幾近白菜價了。

於是多層石墨烯,又迎來一次預期訂單,將石墨烯產能全部搶空。

他國企業也下手弄了一些多層份額。

預期訂單要轉化為實質訂單,還需要各公司回去驗證商討。

這麼大的支出,當然不可能僅憑几句話就定下來。

儘管他們已經對津市石墨烯工廠有了充足的信心,可該做的還是要做了才行。

羅源深知這一點,含笑結束了這次釋出會。

……

各企業代表們馬不停蹄的,帶著石墨烯樣品回公司檢測。

媒體記者則是當即釋出了新聞。

【星研科技旗下津市石墨烯工廠,系全球第一家,全面智慧化製造工廠!生產全程無任何人工參與,全權由機器人生產,維護,維修,整合產線,組裝產線也全部由機器人自行完成!】

【震撼!全面智慧化有多誇張,記者帶走進石墨烯生產線!】

【量產石墨烯,單層石墨烯售價下調千倍,低至1000米/公斤,引眾企業爭搶產能!】

“石墨烯真量產啦?怎麼還是這麼貴?1000米才能買一公斤?”

“那是單層石墨烯,是二維材料,對比以前的價格,已經便宜到了白菜價啦!”

“我就想知道石墨烯電池,能不能解決手機電池太辣雞的問題。”

“比啞迪訂購了5萬噸,這是要搞石墨烯汽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