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夏靜靜地坐在場邊看兩隊發揮。

海因索恩所說的,一面倒的局面沒有發生。儘管哈夫利切克不在場上,但他帶著脫臼的右手復出的決心,大大鼓舞了隊友,尤其是戴夫·考恩斯這個人形雞血。

不久前,多時不在公眾面前露面的考恩斯表示,現代球員中,當屬德拉蒙德·格林最像他。

依韋夏之見,一點都不像。

考恩斯是韋夏生平僅見的,兩位可以用自己的能量讓隊友跟著發瘋的球員。

另一個人叫凱文·加內特。

相對的,考恩斯沒有那麼加內特那麼傑出的身體天賦,他只是比任何人都拼命。

他甚至可以入選韋夏心目中的歷史最拼搏陣容一隊。

只見他魚躍般跳起救球。

又見他低位背打,使出漂亮的腳步甩開威利斯·裡德——這名數年前在決賽上上演偉大劇本的傳奇中鋒,只能看著他把空間越拉越開,接著,勾手得分。

除了這些人,韋夏還關注菲爾·傑克遜的發揮。

傑克遜作為主教練的時候,對於某些人那是極盡苛刻之能事,具體是哪些人就不多說,懂的都懂,他自己打球的時候就沒那麼多的問題。

毋庸置疑,他很拼。

在這個後來許多人吹噓的不見血不吹犯規的時代裡,他用了兩個沒有見血的犯規讓自己下場了。

未來的70年代nba從政第二人比爾·布拉德利使了一招看起來不協調的背身進攻。

他雙手接球,好像被點了穴一樣一動不動。

他身後的錢尼根本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忽然,布拉德利轉身跳起,雙手用極其不協調的方式將球投出。

他的翻身跳投,沒有後仰,跳躍幅度也不高,單純依靠投籃手感來得分。

結果進了。

凱爾特人的反擊也是很快。

看看這幾個回合便能理解為什麼70年代是快攻時代。

未來的小球雛形,其實在當代就已經出現。

各路手活出眾的中鋒進入聯盟,抓住籃板甩出長傳信手拈來,考恩斯是個粗人,比傳球,他不如同時代的幾位,但他很謹慎,長傳出去的球,都講究球領人,考恩斯的思路卻是計算隊友的跑動速度再把球傳到合適的位置。

這麼做有好有壞,好處是傳到位了,基本不失誤;而壞處就是有時候傳不到位,就很彆扭。

而以球領人的長傳,往往講究傳球質量,因為沒人會擔心接球者追不上傳球。

只有傳球質量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躲開攔截,並給接球者創造良好的手感。

考恩斯的長傳給到喬喬·懷特,他運到前場追身兩分急停。

從他的進攻手段來看,這與未來的追身三分有區別嗎?

凱爾特人的快速反擊,讓尼克斯來了興致。

他們也要打快,而這嚴重違背了其隊主帥,6070年代的雙紅之一雷德·霍爾曼的心意。

號稱nba球員中的勞斯萊斯1的弗雷澤一記浪投打鐵,凱爾特人再次打成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