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被撕掉的面具(第2/3頁)
章節報錯
韋夏注意到杜蘭特最近和自己打電話的次數變少了,而且,他也沒怎麼關注過雷霆隊的事,他不知道杜蘭特遇到了什麼。
然後今天,他揚言要撕掉自己的面具,讓世界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
當媒體問及雷霆的主帥,處於風雨飄搖的斯科特·布魯克斯的帥位問題時,杜蘭特爆發了。
“你們這幫傢伙什麼都不懂!”
“老實說,哥們,我在這裡和你們交談只是因為我必須這麼做。所以,我真的不在乎。你們都不是我的朋友,你們可以寫你們想寫的東西。你們會今天喜歡我們,然後第二天就討厭我們。所以,我只是在學習如何與你們打交道。”
“我今年已經26歲了。進入聯盟的前幾年,我一直在尋找自己。我認為大多數時候,我的反應都是基於每個人希望得到的答案以及他們對我的看法。”杜蘭特繼續說道,“但現在我正在學習做自己,而且不會去關心別人說什麼。我會犯錯誤,我只是想告訴孩子們,運動員、藝人以及所謂的名人們是什麼樣的,我們都不是機器人。我們會產生情緒,我只是在儘可能地表達我的情緒,並努力幫助別人。但是我不會坐在這裡並告訴你們說,我會一直程式化地說出合適的話以及官腔地給出正確的答案。我已經受夠了,我現在正努力成為我自己,並繼續成長。”
這是杜蘭特與媒體關係走向負面的界點。
由於他今天的發言,媒體們又有事情可做了。
他們抓住杜蘭特和韋夏交好的例子,表示:“kd和wish是好朋友,可惜的是,他沒有從wish身上學習到他那些顯而易見的優點,反而學會了和媒體作對。kd正在成為2008年的wish,有趣的是,當時的wish才24歲,而今kd已經26歲了。我不禁要問,他是否真的成熟了?”
可以將杜蘭特在全明星的發言看作是一起標誌性的事件。
從這裡開始,杜蘭特就不再是書包男孩的形象。
他被當成一個傲慢的巨星,被慣壞的天才,自大驕縱,無所顧忌,不如同隊的拉塞爾·威斯布魯克。
這其中最可怕的是什麼呢?
最可怕的,是杜蘭特所在的城市,俄克拉荷馬的媒體們,信了這一套說辭。這與當年《芝加哥論壇報》的作家出版《喬丹法則》令當事人的形象大受影響如出一轍。
順便,我們同樣能想到魔術隊和奧蘭多的媒體是如何裡應外合地拆散便士與鯊魚。
還有科比與洛杉磯的媒體...
最防不勝防的箭,往往來自背後。
韋夏聽說了杜蘭特對媒體說的那些話,他依然沒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有些事情,既然已經這樣了,就沒有回頭的餘地。
從這一天起,杜蘭特的書包男孩形象自絕於媒體之口。
另一邊,新晉扣籃王扎克·拉文表示就算詹姆斯和韋夏參加扣籃大賽也有信心贏下冠軍。
韋夏和詹姆斯對這兩件事的反應各不相同。
韋夏承認現在的拉文在扣籃大賽這個舞臺上比他更出色——“我已經過了參加比賽的年紀了,如果我年輕幾歲,或許可以比一比。”
媒體接下來的反應完全可以證明為何杜蘭特寧願毀掉自己的人設也不想再裝下去:“那你當年為何沒有參加扣籃大賽?”
這幫西八剖該就是給臉便上牆的混蛋啊!
“因為當時扎克·拉文還是個小孩。”他們怎麼抬槓韋夏就怎麼抬回去。
詹姆斯的回應就比較官方了,他表示如果參賽有信心擊敗拉文,同時借鑑韋夏的說辭,表示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並再三表示非常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參加過扣籃大賽。
繁雜的採訪程式弄了一個小時才結束。
正賽開始前,球員還會到球場找找感覺。
一些人只投三分,他們的選擇表明他們今晚會投出很多很多的三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