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為的癥結(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句話如果傳出去,斯派克·李應該不會再找你拍戲了吧?”韋夏隨意地笑道。
“當然,我一定會被封殺。”迪萊克特楚楚可憐地問,“你不會說出去吧?”
韋夏現實地說:“那要看你用什麼來招待我了。”
“用這頓世界上最好的晚餐,還有我自己,怎麼樣?”
自從韋夏和特洛維斯確定了關係,韋夏就沒再碰過迪萊克特。
她每一次的誘惑,韋夏都抵擋住了。
“你越來越不有趣了。”迪萊克特意外地看著韋夏。
只因為韋夏沒接起她帶有性隱喻的玩笑。
毋庸置疑的狀元之選格雷格·奧登被ESPN的專家斯蒂芬·A·史密斯稱為:“格雷格擁有15屆選秀大會以來最高品質的天賦。”
15屆選秀大會,即15年之前。
史密斯認為奧登的天賦屬於1993年以來鯊魚之外的第二人,跳過了黃金般的96一代,踩了鑽石似的03一代,認定奧登為這15年來最好的選秀球員。
“他是幫助尼克斯重建的最佳人選。”史密斯的評語落下。
開拓者則抱著無可撼動的決心選中奧登。
這一決定,被後來無數人認為再來無數次,開拓者選的依舊是奧登。
其實,如果把時間線往後挪10年,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大球時代尚未走到尾聲,超巨天賦的側翼和內線,總經理們當然會選擇內線。若是放到小球時代,健康的杜蘭特和傷病隱患嚴重的奧登還用選嗎?
最典型的是2014年。
成熟度堪憂但上限高到沒邊的威金斯,和技巧全面的安東尼二世,就壓過了靜態天賦和動態天賦都無可指摘,但有傷病隱患的喬爾·恩比德。那是2014年,嚴格來說還不是什麼小球時代。
開拓者“照慣例”選了大個子回家。
奧登被選了,第二名同樣是沒有人選的。
這屆選秀就是兩個尖兵領在隊伍前面,然後蔑視地看向身後人:“你們誰來爭第三名?”
關於杜蘭特的討論,現場只進行了兩分鐘就被波士頓凱爾特人的交易嚇到了。
快速滾動而出的交易訊息:凱爾特人將以第五順位選秀權+年輕球員從西雅圖超音速的手上換來雷·阿倫。
最初,丹尼·安吉想要的是杜蘭特。
他多少有些低估了超音速管理層的智商,將所有能用的籌碼都甩出來之後,談不攏,只好選了備胎雷·阿倫、
皮爾斯+雷·阿倫+一群年輕人,一支墊底的東部球隊崛起了。
那畢竟是鬥雞場,有兩位可堪一戰的全明星便足夠為球隊贏得季後賽門票,但想要贏得更多,還不夠。
而且,效率值的創造者約翰·霍林格(Jolinger說出了:“NBA歷史上除了雷吉·米勒之外的每一個優秀的正統二號後衛在12年之後都走下坡路了。”⑴
⑴科比喬丹這些人都不算正統的二號位。
稍後,兩年過去依舊能站在選秀大會的前幾位做出選擇的老鷹——韋夏的嘴角不由上揚,這就是不選他的代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拋開奧登和杜蘭特,這兩個領先其他人一個級別的新秀,艾爾·霍福德是剩下的凡人裡的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