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為的癥結(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是...你寫的書?”
韋夏記得伊蓮·特洛維斯在寫一本關於醫生的。
“嗯,明年要出版的,你要不要給我寫個序呢?”特洛維斯問。
韋夏自覺文采還可以,要寫序的話,至少得對內容有一定了解。
“我只看過一小部分,很有趣,如果可以看到更多就好了。”韋夏強烈暗示。
“這本是草稿,你可以拿回去看,不過別外傳。”特洛維斯說。
原作者的草稿比出版的正品更有價值,何況還不要錢,韋夏將書帶回了家。
哦,一起帶回家的還有巴掌印。
那之後的幾天,韋秋一直在探究韋夏臉上的巴掌印是從何處來的。他的弟弟是不是幹了什麼壞事,要不然怎麼會被打呢?
韋夏不想解釋,公道自在人心。
淘汰者的生活平淡無味地進行著,NBA的總決賽,也在幾無懸念的競爭中開始了。
果不其然,馬刺用四場比賽搞定騎士。
賽後,鄧肯留下了經典的“佛說”。
縱觀四場比賽,詹姆斯和東部決賽的自己相比,資料全方位下降,命中率難以直視。
場均22分7籃板6助攻,三項命中率是35.669%。
東部決賽的詹姆斯,則是場均25分9籃板8助攻,命中率44.974%。
馬刺同時成功地做到了後來許多球隊都沒有再做到的事情。
讓詹姆斯在效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時削弱他的資料,以及,場均6次助攻說明他們將天選之子和他的團隊之間的聯絡完全切斷了。
更不用提,場均6助攻之外,詹皇的場均失誤數是觸目驚心的5.8次。
可以說,馬刺運用最好的防守,由內而外地幹掉了詹姆斯。
當然,那只是四年級的詹姆斯,今年不過23歲。
所以鄧肯才會有那句被傳為經典的佛說。
因為彼時的詹皇,看起來真會是下一個時代的統治者,帶著一群普通隊友殺出鬥雞場,地地道道的單核總冠軍,僅僅四年間,天知道他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也許巔峰期的他會比現在強上50倍呢。
總決賽結束,漫長的休賽期開始了。
率先展開的自然是重頭戲,選秀大會。
2007年的選秀被期待已久,普遍的觀點是,起碼出兩個超巨,五個全明星和一大票穩定的主力和主力輪換。
而看待一屆選秀是不是大年,其實也就是看他到底能給聯盟帶來多少人才。
如果一屆選秀出了三個超巨,但其他人全滅,那麼也不能稱其為選秀大年。
選秀大會開始的時候,韋夏在金·迪萊克特的家裡蹭飯。
迪萊克特一面準備她最拿手的牛排,一邊問韋夏對於今年的新秀有何評價。
格雷格·奧登的臉進入了鏡頭,韋夏看見他後的第一句話是:“勒布朗·詹姆斯的兄弟?”
迪萊克特內涵地問:“就因為他們兩個都長得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