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人便是陝西行省總督張時敬的兩個兒子,張如華和張如年了。

“二哥你就放心吧,咱們好不容易才跑出來一回,我可不想再被逮回去。”張如年聞言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顯然沒把張如華的提醒放在心上。“也不知父親怎麼想到,非要咱們看看史書?咱也就對這三國時期的《魏書》《蜀書》《吳書》感興趣了,其他看著頭疼。”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為了避免曹魏的《魏書》與南北朝時期北魏的《魏書》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鹹平六年才將三書合為一書,最終成書。

而這個世界沒有宋朝,所以也就沒有整理後的三國志。

張如華沒有理會張如年的抱怨,自顧自的說道:“聽說這附近有座前朝時期修的諸葛亮廟,咱們去看看後就回去吧。”

“好吧,這裡確實也沒什麼好懷古的。”張如年聞言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日頭後只得無奈的點了點頭應了一聲。

一行人走了沒一會兒,便見到前方出現了一個莊子。

“那個誰?”張如華還未說話,張如年便吆喝了一聲,待後方一個官員模樣的人走上前來後便問道:“前面是什麼地方?”

那個官員聞言並沒有抬頭,依然躬身回道:“回兩位公子,這裡是蔡家莊,過了蔡家莊,不遠的五丈原臺峁上便是前朝修建的諸葛亮廟了。”

不等張如年再開口,再然後便搶先安排道:“走,去莊子裡歇歇。”

連年乾旱,加上苛捐雜稅,莊子裡早已沒了吃食,所以莊子裡的青壯大多靠進山挖草打獵來維持生計。

遠遠的看到一隊官軍走來,留在莊子裡的幾個青壯一邊預警一邊招呼著莊子裡婦女老幼。

雖然明知道官軍的到來沒有好事,但早已飢腸轆轆的莊民們還是懷有那麼一絲希冀,紛紛走出家門來到莊子口圍著。

“這幫刁民想幹什麼?”被那麼多雙飢腸轆轆的眼睛盯著,張如年不由得一陣膽怯。

先前那官員聞言不由得尷尬一笑,回道:“回公子,他們不過是想要一口吃的而已。”

聽到官員的話,張如年頓時鬆了一口氣,囂張跋扈的性格使然下,他打馬來到人群前,看著衣衫襤褸的莊民們,揚著馬鞭指著人群哈哈一笑,道:“一幫子賤民,也想在本公子手裡討吃的?”

人群中一個髒兮兮的小女孩兒膽怯的擠出人群,唯唯諾諾的來到馬前,揚著小腦袋,露出面黃肌瘦的面容,弱弱的喊道:“叔叔,我餓。”

張如年見狀不但不同情,反而是哈哈一笑,隨即揚起鞭子狠狠的抽了下去。不遠處的張如華見狀想阻止已然來不及了,只得打馬上前。

早已餓得飢腸轆轆、頭暈眼花的小女孩兒哪能受得了這一鞭子,隨著張如華的鞭子加身,小女孩兒只來得及發出一聲慘叫便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

見到這一幕,人群頓時一陣騷亂,莊民們瑕疵欲裂,變得蠢蠢欲動。

張如年見狀不但不怕,反而揮著馬鞭得意洋洋的吼道:“幹什麼,你們這幫賤民想幹什麼?想造反啊?你們有那個膽嗎?”

看著敢怒不敢言的莊民,張如年笑得更加猖狂了。

張如華有心準備勸誡幾句,不過他還沒來得及開口,人群中不知是誰射出一顆石子,打中了張如年胯下的馬腿,馬匹吃痛,一個不穩便摔倒了下去,反應不急的張如年頓時被壓在了馬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