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師父丁白纓如此說,丁修當然不以為然,他問道:“這是為何?”

丁白纓:“因為你的悟性太高了,修煉起來也太容易了,這樣反而容易誤入歧途。反觀你師弟顯兒,比你更能夠一心一意,一生只專注於一門刀法,結果拙能生巧,反而更適合雙刀飛燕。”

這種告誡,在丁修年少氣盛之時,是聽不進去的。尤其是這種對自己有否定意味的評價。

對於這些話,丁修想也想不明白,也不想去想明白。

他只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師父丁白纓選接班人,要選個笨的?

但事過境遷,現在他明白了。

因為他看到了面對能夠天下宗師的誘惑,根本絲毫不在意的裴綸師兄。

這大概就是,如果你沒有聰明到可以看破一切的時候,那麼大智若愚不失為一種保護。

而棄佛皇諄諄善誘的聲音還在繼續:

“試問一下,所謂的世間修行,我們追尋的終極到底是什麼呢?

歸根結底,不論是真氣還是魔氣,我們追求的就是功法帶來的力量,那麼功法帶來的力量本身又豈會分善惡?

所以,力量並沒有善惡之分,只是使用力量的人有善惡之別。

這其中的意義不言自明,這世間的罪,只與人有關,而無關力量的正邪。

吾這裡有一把禪杖,可以用來助人登攀,同時也可以用來殺人。

所以,這個善惡完全取決於使用的人。”

這棄佛皇所言之物,並不晦澀難懂。本以為他佛法精深,說得話必定聱牙詰屈、奇辭奧旨。沒想到卻是如此深入淺出,淺顯易懂。

其實這個觀點,連丁修、裴綸都聽得不由點頭。

“現仙墳即將關閉,吾已確信無法活到下次仙墳重啟。

想吾多年前即棄佛從魔,從此佛魔兼修,已歷百餘載,不敢言修煉有成,卻也有所成就。

終於在晚年修成佛果修煉之法。

如今,吾離那傳說中的天下宗師之位,僅僅一步之遙。卻大限將至,時也命也。

今日,我想把我的畢生所學以及殘軀內的微薄力量,傳承下去。

不知道你們有誰願意接受吾之衣缽……”

說著,棄佛皇已然來到了岸邊,伸了攜帶著聖潔氣息的手,他面帶微笑,言語間滿是慈悲。

慈悲是因為他的宏願,微笑是因為他的傳承。

彷彿一切皆是定數,眼前的四人,衝破層層枷鎖,歷經千般苦楚、萬般磨難,只為在此時此處,與眼前之人相遇。

寧橫舟問道:“你為何不自行脫離魔窟而去?以你之能,魔窟應該無法束縛你吧?”

棄佛皇再次伸出了他那帶有聖潔氣息的手,說道:

“善哉。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魔窟不空,誓不成佛!

吾為此宏願早已將自己與魔窟,合而為一,終生不得離開魔窟半步。

故,才要尋繼承衣缽之人啊。”

雖然在眾人面前只有一隻手,而在眾人身後似乎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推著眾人向前。只要向前幾步,就能接受這位佛魔兼修的大能之衣缽。

很明顯地,丁修、馮實維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了。

因為這個實在是誘人了。

尤其是馮實維,他的雙眼中全是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