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者揉勻,就能得到一團具有相當可塑性的糯米糰。

這樣糯米糰,就可以用來製作高典需要的餃子皮。

但是要將其擀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這餃子皮可要比一般的餃子皮更薄才行,畢竟還有另外一層,兩層合起來,才是一般餃子皮的厚度。

擀薄對於麵粉層來說,或許並不算多難,可是對於糯米層來說,難度就很高了。

將糯米層擀薄,需要極其紮實的基礎才行,這點高典是符合的。

只見他很快將糯米層擀成需要的厚度,在案板上看起來,就只有很薄的一層。

甚至都有些半透明的感覺。

要知道,糯米層最終蒸出來的效果,是有些半透明,可是這是並不是熟的狀態。

一張張糯米餃子皮,被擀了出來,高典將其小心翼翼的放在一旁。

必然是要小心一些,動作輕柔一些,不然的話,這餃子皮可是很容易破的。

接下來就是麵粉層的餃子皮了。

這一步,難點並不是技巧上的,而是配方。

菠菜汁與麵粉的比例,以及他必須要考慮,如何才能讓菠菜汁不變色。

兩種餃子皮都擀了出來,不過比起一般的餃子皮來說,要小一些。

高典將兩種餃子皮合在一起,看起來比一般的餃子皮要厚一些。

隨後,高典將其放在案板上,再次擀薄,直到普通餃子皮的厚度。

這一步就需要技巧了,因為兩者的延展性不同,在擀薄的過程中,必須要隨時注意,保持兩者的一致。

透過這樣的方式,兩種餃子皮終於合二為一,變成了一張餃子皮。

如果單純透過擀薄,將兩種餃子皮合在一起,那麼難度更高。

而擀的不是那麼薄,做起來就要容易一些。

從效果來說,合在一起擀過的效果更好,可以讓兩種涇渭分明的餃子皮,真正的合二為一。

時間慢慢過去,高典將餃子皮做好之後,開始在準備餃子餡。

這些食材,都被高典處理好了,現在就去合在一起成餡。

這一步技巧上的難度幾乎沒有,真正的難度在於比例。

各種食材的比例。

如何將這些食材的味道結合到一起,使其互補,而不是互相沖突,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現在的高典,還沒有完成這方面的完善。

他現在用的比例,就是他試驗出最好的比例了。

製作這道麵點,中途還有很多不起眼的細節,這些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某些地方,高典增加了一個看似不必要的過程或者步驟,這讓跟認真觀看他製作的王兆華三人,有些疑惑。

這些步驟在他們看來,完全沒什麼必要,不這樣一樣可以做出來。

杜大偉眼裡也有些疑惑,不過他並沒有覺得高典是在做無用功,而是在想高典為什麼要這樣去做。

杜大偉眼力是極高的,甚至比一些麵點大師的眼力都要厲害。

他從小便跟著魏老爺子,跟著他見識過很多。

同時,杜大偉可以說是對自己師父麵點最瞭解的人,即便是魏巧依,也沒有他了解。

白玉翡翠餃子的創造,他也在現場,親眼看著自己師父做出來的。

他對這道麵點,極其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