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典的水晶包子,快要做好了,只等出鍋。

而邵志強的花捲,還沒有做好,他正在製作花捲的餡,看起來似乎有些慢。

花捲的餡相對於包子來說,是極少的。

但是這少數的餡,卻能帶來別樣的風味。

可以說花捲的味道,百分之八十都是來自於其餡。

邵志強如此費心思,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高典也想在水晶包子的餡上面多費一些功夫,可是實在沒有什麼好費心思的。

水晶包子的內餡,太簡單了。

對抗賽在比賽形式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是對於評委們來說,變化不大。

他們依舊是重複著品嚐一道麵點,然後給出分數這樣的過程。

小組賽的時候是如此,現在對抗賽,依舊是如此的。

甚至於,每組評委都是有分組的,四組評委,每組評委要品嚐九組比賽選手的麵點。

也就是每個人要品嚐十八道麵點。

九個組是固定的,並不能進行交叉品嚐。

打個比方,高典和邵志強一組比賽,那麼高典的麵點是這組評委品嚐的,那麼邵志強做的麵點,也同樣是這組評委品嚐。不能夠換一組評委品嚐。

這樣一來,也是為了保證公平。

這樣的方式也是無奈之舉,主辦方也想讓兩者同時對比品嚐,就像是打擂臺一樣。

可是實際情況不允許。

要知道,每個麵點烹飪麵點的時間是不一定的,有些麵點又不能冷卻,一旦冷卻之後,味道就會發生變化。

想要讓一組兩人同時完成烹飪,難度是比較高的。

所以才是以打分來判定勝負。

當然以分數決定勝負,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分數可能出現相等的情況。

這種機率不大,但是存在的。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主辦方的處理方式是,看烹飪時間。

在分數相等的情況下,用時短的獲勝!

這樣一來,能夠最大程度保證能夠分出勝負。

如果烹飪時間也相同呢?

主辦方沒有針對這種情況的處理方式,不過可想而知,分數相同,烹飪時間還相同的機率,是極低極低的。

通常來說,不會遇到這種情況。

對於評委們來說,暫時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也是暫時的。

隨著比賽的進行,評委這邊,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和小組賽一樣,高典完成了麵點,需要舉手示意。

因為在比賽中,不能大聲喧譁,避免影響到其他人烹飪。

在高典舉手後不久,就有工作人員前來,將高典的水晶包子帶走。

他做的水晶包子,表面看起來有種晶瑩剔透的感覺,但並非真的晶瑩剔透。

現在有用澱粉製作水晶包子的,做出來就是晶瑩剔透的感覺。

但是澱粉幾乎沒有什麼韌性,雖然能夠做出晶瑩剔透感,但是相比起麵粉製作的,口感上就差的很遠了。

水晶包子也並不是真的要晶瑩剔透才叫水晶包子,這只是一種形容,打個比方而已。

從外表看,高典制作的水晶包子,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包子,最多就是看起來更加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