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擔擔麵(第1/4頁)
章節報錯
進入賽場,高典先行選擇了一個靠角落的位置,這樣的位置比較安靜。
讓他沒想到的是,王品魁來到他旁邊的位置。
這個賽場,由於人數比較多,所以位置與位置之間距離很近。也就是能夠容納一個人透過的寬度。
王品魁轉過頭來,看著高典笑了笑,笑容意味深長。
高典哪兒還能不明白,這就是王品魁故意的,他是故意來自己旁邊。
檢查食材之後,比賽正式開始。
隨著比賽開始,王品魁也顧不得高典,集中精神開始製作麵點。
今天他的行為有些幼稚,那是他心裡太過生氣導致的。
他原本以為高典肯定會答應他的要求,結果高典拒絕了,而且拒絕的理由還特別敷衍。
王品魁沒有第一時間揉麵,而是先去處理其他的食材。
看他的食材就不簡單,有豬骨、雞、鴨、火腿等。
只見他將食材放進鍋裡,開始熬煮。
他要做的麵點,乃是灌湯包!
這種麵點的靈魂就是湯,包子裡面的湯好不好,直接決定了這個包子的味道。
所以做灌湯包更加考驗熬湯的手藝。
一旁,高典揉著麵糰。
他今天要做的,乃是麵條,不過並非刀削麵,也不是龍鬚麵。
而是名為擔擔麵的麵條。
說起擔擔麵,可能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可是這卻屬於華國十大面條之一,也是c城這邊有名的小吃。
擔擔麵其實就是一種幹拌麵條,和熱乾麵類似,但其調味不同。
擔擔麵的名字由來,是由於當年這種麵條,是挑著賣的。
相傳在1841年創造,是一個陳姓小販創造的。那時候,這位先輩用扁擔挑著叫賣,一頭挑著火爐熱水,一頭挑著鍋碗瓢盆麵條調料,一邊走一邊叫賣。
因此擔擔麵便得了此名。
當然,令擔擔麵出名的,還是其獨特的調味方式。
擔擔麵所屬川省,這裡的人喜愛麻辣,不管是什麼菜,都喜歡吃麻辣鮮香的。
像川菜裡的菜品,大多數都是重油重辣的,而少數清淡的川菜,卻又是常人少見。
擔擔麵也不例外,由於是街邊小吃,和那種高階川菜的清淡不同,擔擔麵的調味,就是麻辣鮮香。
當然,擔擔麵也並不是說只有麻辣,擔擔麵的味道是相當豐富的。
擔擔麵的靈魂,就是那脆臊。
麵條的臊子在川省這邊,習慣分為湯汁面臊、稀滷麵臊和幹煵面臊三種。
湯汁面臊就是帶有湯水的,比如紅燒牛肉麵、清湯牛肉麵、香菇燉雞面等的面臊。
稀滷麵臊就是面臊比較濃稠,一般都有勾芡這一過程,如打滷麵、大蒜鱔魚麵等的面臊就屬此列。
幹煵面臊就是指炒制的面臊,面臊一般都比較乾爽,如雜醬麵和擔擔麵的面臊就是。
所謂臊子,在別的地方也叫做面滷或是澆頭。地方不同,叫法也是不一樣的。
脆臊就是屬於幹煵面臊。
高典將麵糰揉好之後,放在一邊醒發,隨後他拿出一塊豬肉,用刀剁起來。
這塊豬肉,他選擇的豬後腿肉,這裡的肉質更加緊實一些。用來製作脆臊最為合適。
將豬肉剁碎,放在鍋裡煸炒,再加入一些甜麵醬,直到水分炒幹,呈現出茶色。
隨後高典用隨身攜帶的筷子嚐了嚐味道,便將其起鍋放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