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做法,有煮的、煎的、蒸的、炸的。

滿滿一大桌,都快要放不下了。

桌子是幾個案板拼接起來的,沒有凳子,也不需要凳子。

這是一場餃子盛宴,傳統的,不傳統的都有。

五十多個人,每個人端著碗,碗裡是蘸料。

對於煮的餃子和蒸的餃子來說,蘸料是靈魂,是點睛之筆。

而蘸料也配備了許多,像鹹鮮的、麻辣的、酸辣的、鹹酸的。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來上一點喜歡的蘸料。

高典嚐了一個自己包的餃子,味道一般,不好也不壞。

緊接著,他的興趣就轉到其它人做的餃子上面。

蒸餃的皮更有韌性,比水煮的幹一些。煎餃兩邊焦焦脆脆的,中間卻又柔軟,口感層次豐富。

至於炸餃子,皮已經完全炸的酥脆,裡面的餡一咬出汁,也是極好吃的。

高典不停的品嚐著各種各樣的麵點,每種都帶給他不一樣的體會。

或許一種麵點擁有無窮的可能性,只是有沒有去發現而已。

眾人也不是光吃,還在聊著天,說說笑笑,和平時不同。

魏巧依就站在高典身旁,蘭元站在魏巧依身旁,此刻兩人正說笑著。

“臥……這什麼東西,好硬!”

高典差點一聲驚呼,吼道一半止住。

原因是因為他吃到一半,牙差點被硌掉,有一個很硬的東西。

高典一開始吼的聲音比較大,吸引了許多目光。

他從嘴裡拿出一個硬幣,頓時明白了,就是這東西差點把他牙硌掉。

他毫無防備的一口咬下去,沒硌掉牙已經是萬幸了。

“咦?是高典吃到了啊!”有人驚呼一聲。

魏巧依也說到:“你運氣真不錯,就一個帶有硬幣的餃子,居然被你吃到了。”

高典恍然想起,似乎是這樣,有些地方流傳著一個風俗。

在過年包餃子的時候,通常會把一個硬幣放進餃子裡,誰吃到,就是運氣好。

這時,有人起鬨道:“高典,你吃飯了硬幣,不如就給大家表演個節目吧。”

頓時,眾人同時起鬨,讓高典表演節目。

高典撓撓頭道:“我沒有啥才藝,要不我給大家表演個劈叉?”

“好哇,只要你能劈叉,也算。”有人笑著說到。

算了吧,高典還真不會劈叉。

主要是小時候沒學過,長大了不敢。

“好了,不開玩笑,劈叉什麼的,還是算了,我就唱首歌吧。”高典笑著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