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食材的錢,是高典出的。

還沒開始賺錢,就已經花了不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個錢是必須要花的,這是成本之一。

當然,購買食材的成本,也並非高典一人來出。

他早就和婁向鵬商量好,所有成本等之後結算,兩人一起平攤。

…………

回到酒店時,高典才恍然記起,自己本來打算去找酒店的,結果出去又給忘了。

沒辦法,只好繼續住著,等之後再說吧。

時間慢慢過去,高典每天都照常上班,等待著美食節的到來。

在這期間,高典和婁向鵬兩人也沒有閒著,下班之後,兩人也不離開廚房,而是在廚房裡研究起來。

美食節要賣的麵點,他們事先要做些樣品出來才行。

兩人一起研究,互相學習,互相建議。

高典從婁向鵬身上學到了很多的東西,而婁向鵬在高典身上同樣學到了很多。

本來每到晚上,婁向鵬都會帶著高典出去吃東西,去品嚐不同的k城美食。

可是,這兩天晚上,兩人都沒有出去,全心全意在廚房裡研究麵點。

這些都被婁軍看在眼裡,他難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來同意他們去美食節,也並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婁軍對高典的印象更好了一些,婁向鵬有這樣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典。

在這兩天時間裡,高典的百合酥水平也在飛速提高中,他越做越是得心應手。

婁向鵬的春捲也改了樣子,在兩人的商議之下,原本的春捲弱小,變成了一口一個的小春捲。

這樣改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看起來小巧精緻一些。

沒辦法,春捲的形態就是那個樣子,做好了都好看,可是婁向鵬水平有限,就只能劍走偏鋒。

幸運的是結果還不錯。

體型縮小之後的春捲,能夠包的東西也減少了,口感和味道層次方面會差上一些,不過相應的成本降低。

婁向鵬最擅長的,其實並不算做春捲,他最擅長的是製作燒麥。

之所以沒有製作燒麥,是因為婁向鵬有著自己的考慮,燒麥的製作相比於春捲要麻煩一些。

當然了,他製作春捲的水平還是不差的,至少還算能夠拿的出手。

…………

k城作為有名的古都,其歷史文化底蘊極其豐厚,境內的名勝古蹟,也是多不勝數。

每到旅遊的季節,不少人會選擇來k城旅遊,感受歷史的厚重。

k城的美食節,並不是第一次舉辦,卻是頭一次這樣大規模的舉辦。

以前的k城美食節,大多就是商家聯合起來舉辦,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賣東西。都是屬於小打小鬧。

今年的美食節格外不同,從很早之前,就開始在網上宣傳。

其實啊,這是因為k城想要弘揚自己的美食文化。

華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地理氣候不同,導致了不同的飲食文化。

k城作為古都之一,其飲食文化自然也豐富的。

這次美食節,肩負者弘揚k城飲食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