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聖母神皇(第1/4頁)
章節報錯
三個月後,武承嗣向武媚寫了封信,沒過多久,武媚便下旨將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為平妻,一時間朝中議論紛紛。
自此之後,武承嗣的風評之中,又多了“風流”兩字。
然而這件事沒過多久,朝野上下便都沒有心思關心了。
四月初五,太后下了一道旨意,皇帝李弘怠慢國事,整日沉溺酒色之中。將他貶為了江陵王,立李顯為皇帝。
自此之後,群臣們都感受到朝堂即將變天。
武媚很有耐心,她先用一年時間,將佛教的地位抬到道教之上,又用一年時間大規模修書。
《孝子傳》、《列女傳》、《古今內範》等書籍都被她做了修改,大大提高了婦女地位。
到了第三年,她開始朝著皇位一步步試探。
五月,武媚改元光宅,改洛陽為神都,改紫薇城為太初宮。
次年,她又將年號改為垂拱,還提出還政給李顯,李顯哪裡敢接,只說自己年輕識淺,朝政需太后來決策,武媚這才繼續臨朝。
同年二月,武媚命人制造四個銅匣子,分別名為延恩、招諫、伸冤、通玄,置於宮城之外。
獻賦頌、謀求仕途者可投書於第一個匣子。
言朝政得失者可投第二個匣子。
有冤情申訴者可投第三個匣子。
言天象災變者可投第四個匣子。
她這一舉措,廣開言路之門,得到民間廣泛的好評,不少朝臣們也暗暗稱讚。
五月,武三思命人鑿白石為文,上書“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對外宣稱在洛水中發現。
武媚得之後大喜,為自己加尊為聖母神皇,封武三思為梁王。
從此刻起,洛陽一下子便有了兩個皇帝。
九月,在武三思的暗中操作下,地方士紳、朝中大臣、宗戚、四夷首領、沙門、道士同時向武媚請求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
連李顯也自請賜姓武氏。
武媚卻沒有立刻答應,武三思十分疑惑,來到太初宮,向武媚詢問。
武媚端坐在龍椅上,武三思立於階下,恭敬道:“陛下,您今日在朝堂上,為何不答應大臣們的請奏?”
武媚淡淡道:“你以為那些大臣們是真心的嗎?而且裴炎、李敬玄、劉齊賢幾名老臣都沒有說話,你沒注意到嗎?”
武三思恨恨道:“那幾個老東西真是冥頑不化,臣覺得您不必對他們太客氣,將他們都關入大牢,以儆效尤!”
武媚語氣冰冷道:“你懂什麼?滾出去!”
武三思早被她罵習慣了,一拱手,悻悻而去。
武媚皺眉思索了一會,突然對身邊的桓秀道:“太平再有一個月就要生了吧?”
桓秀恭敬道:“是的,周王殿下六月初來信說還有四個月左右,現在是九月初,剛好還有一個月。”
武媚將原來的暗衛設立為內衛府,放在了明面,桓秀也成為了從三品的內衛大統領。
武媚點點頭,道:“你去安排,朕要去一趟長安,必須趕在太平生孩子之前趕到。”
桓秀微微一驚,道:“陛下,您現在去長安,會不會……會不會……”
武媚道:“會不會什麼?”
桓秀低下頭,小心翼翼道:“周王殿下在長安勢力太大,就算臣將內衛全部帶過去,也沒有把握保護您周全。”
武媚斜睨了她一眼,冷冷道:“承嗣如果真要對朕不利,早就反了,你以為僅憑洛陽六衛和你的內衛,是他的對手嗎?”
桓秀訕訕不語。
李勣和蘇定方雖然死了,但薛仁貴、裴行儉、王方翼等各地大將都唯周王馬首是瞻,如果周王真要造反,確實可以輕易推翻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