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心想,連他和劉仁軌都摸不著吐蕃人的心思,然而瞧武承嗣表情,似乎已將吐蕃人看透了。

不由暗暗驚奇。

“吐蕃人並沒有完全控制吐谷渾地區,眼下若是與我朝大戰,一但時間長了,吐谷渾很可能爆發內亂。”

聽到武承嗣還是老一套,沛王嗤笑道:

“若是照你這麼說,吐蕃人現在的二十萬大軍就不該攻打我們,更不該佔據咱們的拔換城了。”

“不,他們這樣做很符合吐蕃人的天性。”

“什麼天性?”太子奇道。

武承嗣悠然道:

“吐蕃人有兩個特點,第一,天生愛佔便宜,瞧見我朝與高麗大戰後,他們便覺得應該趁這個機會佔些好處。”

沛王嗤笑道:“表弟,你又沒去過吐蕃,怎麼聽起來對吐蕃人頗為了解?”

“不錯,我是沒去過吐蕃,但在軍中時,軍營中有許多將士曾駐紮過安西四鎮,這些都是從他們處詢問得來。”

李治道:“承嗣,你說吐蕃人想要佔好處,指的又是什麼?”

“依我之見,他們之前的行為,其實不過是在試探我朝底線,爭取讓自己佔到最大利益。

只要我們示弱一點,他們就會想要更多一點。故而對付這種國家,只有迅速斬斷他們伸過來的爪子,才是最好的辦法。”

“說的好!”蘇定方大聲道。

沛王聽武承嗣暗指自己示弱,臉色更加陰沉。

李治皺眉道:“也就是說,他們無論想迎娶我朝公主,還是攻下拔換城,都是在探我們底線?”

“不錯。”武承嗣朗聲道:

“吐蕃人第二個特點就是喜歡高估自己,低估對手。就算我們嫁了公主,他們依然不會滿足,還會提出其他要求。”

李治沉吟半晌,問道:“如今吐蕃人攻佔拔換城,諸位愛卿以為該如何應對?”

“陛下,不用管吐蕃人怎麼想的,他們既然來犯,我朝予以強烈回擊就是。”蘇定方大聲道。

劉仁軌道:“為今之計,當先派遣大將領兵增援安西四鎮,將吐蕃人趕出去。而後再製定對付吐蕃人的長期戰略。”

“劉卿想必心中已有良策。”李治微笑道。

劉仁軌拱手道:“老臣以為咱們還是應該扶持吐谷渾之王,讓他們重返吐谷渾,利用他們來牽制吐蕃人。”

武承嗣眉尖一跳,心道來了。

歷史中大唐便是打算扶持吐谷渾對付吐蕃人,結果引發了“大非川之敗”。

這場戰爭是由薛仁貴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的直接對決,也是薛仁貴一生中打下的最大敗仗。

結果便是安西四鎮全部落入吐蕃人之手,自此也拉開了吐蕃與大唐的百年戰爭。

李治目光分別在李敬玄、裴炎、太子和沛王身上打了個轉,最後停在武承嗣身上。

“承嗣,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