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輕時期的老媽做朋友,這件事想想就讓人感覺到興奮。

畢竟這個時候大家相處,都是平等的關係。

而以前與老媽相處的方式,那可是面對著長輩。

在西方世界,老外們普遍提倡父子之間,或者母女之間像朋友一樣相處。

而在國內,長幼的觀念可是不容許有絲毫的踐踏。

雖然老媽對自己目前這個身份有一些些敬畏,可是從內心來講,她未必覺得自己有多麼的讓人害怕。

表面上的敬畏,只不過是不希望在人群中表現的那麼顯眼。

如果所有人都對這位來村子裡投資的林先生格外禮貌,而自己去沒大沒小的跟他聊著天,無論如何都會顯得不那麼合適。

會讓外人指責,家裡面沒有教養。

面對重要的貴客的時候,一點禮貌都沒有。

“你們未來有沒有想過上什麼樣的大學?”林平這句話是問向所有人,可真正想問的人只有自己老媽。

“能上高中就不錯了,要實在不行上箇中專也可以!反正大學這事兒我是沒想過,而且聽說上大學要班級裡最頂尖的那幾個人。”舅舅們壓根兒就沒想過能考上大學。

對他們來說,上完初中再上箇中專就已經滿足了。

畢竟現在的中專還是包分配,上兩年之後出來就有一個穩定的工作。

而上大學,首先要在高中上滿三年,其次還要在大學裡呆上四年。

七年的時間,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都不如初三畢業之後直接上中專。

畢竟中專才兩年,兩年出來之後一樣的分配工作。

比那些大學畢業的人提前工作五年時間,有這五年時間無論是適應環境,還是工作的資歷,都不是那些剛剛出校門的大學生能夠相提並論。

聽說工廠裡工資都是按照工齡來計算,工齡越長的人工資越高。

提前五年在工廠裡上班,等到大學生來的時候,自己恐怕已經轉正成為了一級工。

就算大學生不用經歷學徒工,來了就是技術工作人員,那跟自己的收入也差不了多少。

村裡有人中專畢業之後,僅僅幹了三年時間,就已經在廠裡找了個老婆。

家裡的條件不好,同樣也不支援去上大學。

與期浪費五年時間,不如多掙五年的工資。

這樣還能補貼家用,讓父母過上更好的日子。

然而舅舅們的想法,更多的是著重於現實去考慮。

老媽此時此刻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我想出去上大學,可是我的學習成績並不好。恐怕有這個心願,也沒有這個能力!上高中應該問題不大,怕就怕高中讀了三年之後,考不上大學白浪費時間。”老媽並沒有回答想去哪個大學,反而是很感慨的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有大學夢是好的,要是擔心成績的話,到了高中我可以跟校長打個招呼。

到時候一定讓老師多多關照你,多讓老師給你補習一下功課。

反正離高考還有三年多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想要彌補跟其他同學的差距,只要你足夠認真的去學習,沒有什麼是解決不了的。

大家都是人,他們未必比你聰明!”林平鼓勵的說道。

聽到林平居然說幫自己找老師,老媽一時之間有些不知道應該要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