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繁榮之下的隱憂【求首訂】(第2/3頁)
章節報錯
原本只是一個五六百人的小廠,可是現在卻增加到了二五百人之多。
如果這些工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尚且可以擔負起工作崗位。
然而這些新增加的工人90%都是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中專生之流。這些天來技術科的骨幹力量,單單是培訓這些人就已經疲憊不堪。更不要說還要顧及工廠裡各個崗位的生產。
人不是機器,到了一定程度,最終會累垮掉。
技術科的所有技術員,就連大年三十回家吃飯也都是快十點鐘的樣子。
而大年初一,八點半便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對比從前的勞動量,技術科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抱怨。
聽著下屬們的抱怨,廠長也是無可奈何。
畢竟上級領導的話,那叫命令,必須嚴格執行。
而下屬們的話只能算是抱怨,可聽可不聽。
“上級領導統籌全域性,在全國範圍內作出了相應的安排。我們作為命令的執行者,不能打絲毫的折扣,更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
萬幸的是現在港上的公司已經開始出貨,從昨天到現在,一共帶走了17000套遊戲機,而這還僅僅只是開始。
增加產能擴大編制的確有風險,可是倘若有一天因為我們廠的產能跟不上,導致組裝廠的工作被迫暫停。這個責任恐怕在座的各位任何人都承擔不起。”手下面有抱怨,廠長聽聽也就罷了。無論如何他都不敢做出放慢腳步擴產的決定。
無論什麼樣的困難都必須要克服掉,不能影響大局。
不能因為一家工廠的問題而影響到全國各兄弟單位的付出。
“咱們廠的技術工人就那麼多,單單是培訓就已經分身乏術,更何況還要顧及之前生產線的工作任務。我們的技術科真的已經到了極限,我們不謀求休息,只謀求適當的減少一些工作強度。要是大傢伙都累垮了之後的工作可怎麼展開?”技術部門的負責人再次甩鍋。
這番話從表面上聽沒有任何話外音,可是開會的有些人嘴角帶著微笑,顯然聽懂了隱藏在內的意思。
以前工廠也搞過,大會戰大決戰。那個時候沒有人喊苦喊累。
甚至只要在工廠大會上表揚幾句,他們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覺,奮鬥在工作一線。
然而現在至少保證每天每個人有八小時睡眠時間,可是他們卻要累垮了。
歸根結底都是錢鬧的。
自從報紙上刊登了組裝線上的工人每個月能拿到1200塊錢時,技術科的人好像都染了病毒一樣,瞬間變得疲憊不堪。
生而為人,誰不想活的好一些。誰不想讓自己的家庭富足一些,誰不想讓自己的父母妻兒吃得好,用得好,穿得好。
眼睜睜的看著那些學徒工,一線組裝的工人都可以一個月掙1200塊,而他們這些技術大牛卻只能掙幾十塊的死工資。這換成任何一個人心裡都會有些不平衡。
廠長也明白,港商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城門立木取信於人的把戲。
無非是多花點錢,讓工人們拼命的工作。用金錢的獎勵去提高產能而已。
只不過港商的這一步邁的有點大,瞬間扯到了蛋。工人的效率是高了,可是在其他兄弟單位之中卻起了相反的作用。
“我知道大家最近很辛苦很勞累。甚至這個年過的也是很疲憊。這樣,我們現在就滬市元線電五廠領導班子的名義,向四機部打一個報告。看看能否提高咱們廠職工們的待遇。”廠長無奈之下只好把這個皮球踢到四機部。
大傢伙現在的工作強度的確提高了很多,上級領導是否應該增加一些補貼?
總不能又讓馬兒快快跑,卻不讓馬兒吃個飽!
“咳,咳...”我們技術科倒也不是那個意思,不過能為大傢伙爭取一些福利跟補貼,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被廠長當眾點破,技術科的幾個負責人還是臉色有些尷尬。
不過他們幾個也是無奈,手底下的人甚至放言想要去京城當一名組裝廠的員工,也不願待在廠子裡累死累活掙幾十塊。
1200塊工資的報道一面世就代表著世道變了,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而同樣嚷嚷著漲工資的遠不止這一家,全國各地的供應商都在嚷嚷,希望上級領導或者港商給他們也相應的補貼。
當這些訊息反饋回四機部的時候,錢部長也是深感壓力。
如果林平沒有給組裝廠的工人帶來這麼高的收入,大傢伙或許真的沒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