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研發資金比例(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林平跟林江出現時,這些人似乎都認識林平一般,所有人向他投來了熱切的目光。
“是他嗎?”人群中有人小聲的詢問身邊的同伴。
“不清楚,不過他身邊是林江沒錯!”大家並不認識林平,但是卻知道身邊的人是林江,而林江帶來的人,想必應該就是他了。
“就是這個人說服了通用汽車跟一機部選擇合資,聽說現在談判已經進入到關鍵時刻。”有人說出了別人不知道的內幕。
“原來是他?我聽說是一位歷史系的大學教授,可是沒想到如此年輕。不得不說當真是年少有為,林長生有這樣一個好孫子,還真是讓別人羨慕的很。”看著別人家孫子,年紀輕輕卻如此有本事,在場的很多老廠長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家的孫輩。
只是一想到同樣是一代人卻差距如此之大,便讓人從內心裡生出一絲無力感。
“年紀這麼輕,這事不會有什麼反覆吧?”看著如此年輕的林平,對於有些謹慎的人而言,心裡又升起不安的感覺。
“誰敢相信昨天我們這些人還求著四機部給派發訂單而不得,可是現在四機部卻要求我們擴大產能,每個廠長必須立下軍令狀,按質按量按時的完成這筆訂單。老天爺啊,你可千萬別開玩笑,我們真的受不起這樣的驚嚇!我不管這個年輕人是誰孫子,只要能讓我們廠有訂單,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林平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有源源不斷的訂單。
只不過林平所需要的採購列表,並不是所有廠家都可以提供。
現場拿不到訂單的人一個個臉色的難看,雖然今天開會時四機部的領導給了利好政策,但這政策並不是人人都能利用得上。
效益良好的電子廠如果想要從銀行貸款進行轉產,生產林平所需要的元器件,原則上四機部願意為效益良好且願意轉產的電子廠擔保貸款。
而剩下的那些效益不好,也沒有在林平採購之列的電子廠恐怕將會被拋棄。
林平很快與領導們見面,只不過讓林平有些意外的是,這裡居然有商務部招商局的領導,而且外匯管理局的領導也出現在這個房間之中。
一番寒暄之後,林平直接進入主題。
“我對於價格勉強可以接受,不過我們要在合約中增加幾個條款。每當採購量達到100萬時,我們便結一次賬。而開始新一輪100萬採購量時,我們會先行支付20%定金。
而當這1,000萬採購量全部履行完畢後,我們希望重新商談價格。另外還要在合約中約定,各單位盈利之後必須保證拿出20%的利潤進行研發。
我們以後採購的電子元器件會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你們達不到我們要求依舊用那些落伍落後的產品糊弄我們,我們保證不會拿錢去買這些過時的玩意兒。
另外,所有廠商生產的電子元器件必須送貨上門。林副廠長會跟大家接洽。”林平之所以要堅持留在國內就是為了讓這些廠家集體掙錢,然後集體搞研發。
只有從市場上掙到錢,才可以自由自主的去搞研發,而不是每一個專案都等待上級的撥款。
林平可是清楚的記得,曾經國內在於大洋彼岸蜜月期的時候,四機部想要引進最先進的生產線。在當時大洋彼岸,可是給了百分百確認的回覆,只要掏錢就可以買到這套最先進的生產線。
本來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可以瞬間拉近國內半導體產業跟國外頂尖技術的差距。
可是無休無止的論證,開會,考察,當這套生產線落地國內的時候,早已經是7年之後。
在半導體領域,消費市場可不會給你如此充裕的時間。
最終的結果是花了大價錢卻買了落後的裝置,生產不到兩年便直接淘汰。
此時如果各電子廠手中有充裕的現金,那麼他們完全可以自主跟著市場的脈動,市場需要什麼他們便研發什麼生產什麼。
即便這些電子廠不知道未來要生產什麼,有林平在相信他們也少走許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