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弘毅在遠處望著這些羚羊,發現它們很獨特,之前從來沒見過。

它們有著黃褐色毛皮,額頭、雙頰、鼻樑處有大塊的黑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高高直直的犄角,彷如兩個細長錐子。

楊弘毅並不是知道這是保護區引進的新物種,貝薩羚羊,喜歡生活在乾旱草原,已經瀕臨滅絕,是保護區花了大價錢買過來的。

這批動物進過來,已經在保護區營地養了許久,因為上面的一個決定,不得不現在放出來。

楊弘毅只見這些新來的傢伙似乎不熟悉這片區域,站在原地觀望了許久,也不知道要去哪。

這一幕頓時令他大喜,急忙悄悄離開,回到北部獅群,召集了二十頭母獅,以及莫瓦斯兄弟和冥河男孩。

它們在楊弘毅的帶領下,離開營地,來到貝薩羚羊放生的地方。

楊弘毅讓母獅散開,將整片丘陵團團圍住,慢慢朝裡面推進。

而雄獅則在外圍策應,一旦有漏網之魚,上去補刀。

捕獵的獅群迅速形成一個環狀的包圍圈,確保了每片區域都有一隻獅子就位。

貝薩羚羊站立的地方是兩個矮丘陵之間灌木地帶,所以當獅子們出現在坡上時,它們才注意到有敵人出現。

幾十頭羚羊嚇得下意識就亂竄。

但渥太華包圍圈已成,二十多頭獅子迅速從坡上衝下,將羚羊夾在中間。

羚羊數量眾多,母獅們輕易就能逮到一隻。

而那些從空隙躍出,想要逃命的羚羊則被後面的雄獅抓住。

一時間,新來的物種遭受了噩夢般的襲擊,大大小小的羚羊全被渥太華獅群咬死,最後只逃出去了一半,保護區損失慘重。

楊弘毅看著地上躺了二十多頭羚羊,很是滿意,這個伏擊計劃很是成功,母獅們的配合也很好,幾乎每一隻都有捕獲到獵物。

他先呼喚看守營地的母獅將剩下的獅群帶過來,然後開始分配食物。

羚羊數量眾多肯定是夠吃的,所以不用著急,他先讓母獅們咬開一頭羚羊的脖頸,讓血液流出當作水源,先讓中暑的小獅子們喝了一些。

接著其他羚羊的脖子也一一咬開,為成年獅子供水。

獅子們都貪婪地飲著鮮血,在這種旱季,一點水分都十分寶貴,更別說整頭羚羊的血液了。

而開腸破肚後,羚羊的內臟同樣有著不少的血液,渥太華獅群緩解了多日來的缺水危機。

接下來幾天,楊弘毅就帶著獅群在附近,極盡可能的獵殺貝薩羚羊,幫它們當做移動的水源和食物。

一個星期不到,所有貝薩羚羊都被偷殺完畢,薩比森引進的新物種滅絕了一個。

等到保護區發現這個事實時,渥太華獅群早已轉移到而來其他地方。

它們彷彿找到了生存密碼,也不再長途跋涉去找尋水源,而是待在一個地方,等待瘋狂找水的動物出現,儘可能的圍獵捕殺,用它們的血液來填充乾涸的身軀。

而保護區裝載動物的車輛更是成為了它們眼中的香餑餑,一經發現,便會立刻報告楊弘毅。

北部引進的動物,正在渥太華獅群的偷殺下銳減,保護區每天都在不停虧錢。

渥太華獅群已經有別於其他獅群,它們有了一套全新的生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