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憐前世番外(第1/5頁)
章節報錯
他愛她。
第一次見面時,他就愛上了她。
年少的時候,他有一個夢想。對比世人所求的功名利祿,他更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娶上自己喜歡的女子,生一兩個小娃娃,過平平淡淡的生活。
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妻子則在家照看孩子。
夫妻倆雖然辛苦忙碌,每天為生活奔波,偶爾還會因為柴米油鹽的小事爭吵,但是更多的平靜和美。
待到閒暇時,他會在院子裡種上妻子喜歡的花,為孩子做鞦韆,做玩具。他手藝一向不差,做出來的小玩意兒孩子肯定會喜歡的。
他還會偷偷在院子不起眼的角落裡埋下好幾壇的美酒,等兒女成家時再挖出與前來賀喜的鄰居共飲。
他會是村裡最好的農夫,會成為最可靠的丈夫,也會成為最和藹的父親。
他的理想從來不是功成名就,不是成為世人口中的“世尊”,而是一句“夫君”,一聲“父親”。
可是,這樣的他,偏偏入了佛門,成了眾人口中的大師,揹負起眾人希望他成為“世尊”的願望。
其實,他為人自私,嗔痴心極重,更勘不破迷障,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頌的優點,只是比其他人更善於誦經辯論,年幼時父母雙亡後寄人籬下的短暫日子,讓他更會察言觀色,更會……隱藏自己罷了。
就像,雙親去世後,他一度想要輕生,卻沒勇氣自戕,在所有師兄弟面前裝出上進乖巧的模樣,背地裡卻偷偷去了他們口中“有不少吃人妖怪”的梨迦山,想借妖怪之手了結自己的性命。
就像,他發現山中鳥獸對他都十分尊敬,不會傷害他後,他偷偷去了她的洞府,那是鳥獸避之不及的地方。據說裡面有大妖,還未化形,本性兇殘無比,任何靠近的事物都會被屠戮殆盡,他滿心期待她能動手殺了他,絲毫不關心還未化形的她會因他背上殺業,從而在化形時遭遇天雷,或會不幸殞命。
就像,他知道她對他多有包容,對他時常去她洞府一事並未生氣後,便擅自將她的洞府當做他自己的地盤,反覆試探她的底線。
後來,他灑掃的時候,偶然聽到前來拜訪師父的嘉慧道長說起趣聞軼事,談及精怪時,笑言:若要精怪提前化形,那必要給予刺激,精怪有所牽掛後多半會自動提前化形。
他好奇她的模樣,想要她化形。
於是,他開始一步一步實行自己的計劃。每每不開心時,他便躲在山洞中大哭一場。
其實,他並非愛哭之人。他能吃苦,也善於隱忍。但是,如果哭幾聲能得到她的關心和憐惜,而不是躲在一團霧氣中一動不動,絲毫不將他放在眼裡的話,他不介意放下面子大哭幾聲。
等到她會對他的一舉一動做出反應後,他便再也不去看她了,即使他時常忍不住在梨迦山腳下徘徊,仍硬是再也沒踏上過梨迦山一步。
他就是這般工於心計,表裡不一的人啊。
他第一次在梨迦山小道上見到化形後的她時,他心內激動,卻假裝不認識。
第一次忍不住抱著她時,纖細柔軟的她完完全全被他擁在懷中,他明明激動到發抖,卻又假裝冷靜自持,誤導她以為他是因要剃度成為佛門弟子而歡欣。
他每次去見她時,心懷期盼,卻在見到她時,竭力壓下愉悅的心情,唯恐讓她察覺出一絲端倪。
她在他面前時,他滿心歡喜,眼神炙熱,卻總是作出一副冷冷淡淡的模樣。
她舉手投足間,他迷戀不已,內心激盪,卻端著一副疏離有禮的君子面孔。
她向他告別,準備下山歷練時,他十分不捨,甚至不願意她離開,卻一句話不說,只裝模作樣地大度祝她一路順利。
他自詡聰明,關鍵時刻卻又太愚鈍,愚鈍到即將分別的時候才察覺到對她的感情。
她從來都不知道,後來她出現在他面前的每時每刻,他都想要把她擁入懷中,想拋下一切,帶著她遠走高飛,找一處院子,蓄起頭髮,與她過平平淡淡的日子。
他不在乎她是魔還是妖,不在乎二人殊途,不在乎別人會怎麼說。
他向來不在乎世人眼光的。
比起世人不痛不癢的幾句閒話,他更在意的是她是否願意跟他在一起,更擔心他說出口後會被拒絕。
他好面子又膽小,不敢挽留她,只能眼睜睜看著她離開梨迦山。
卻又在她離開梨迦山後,瘋狂地想她,就連晚上休息時,他都想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