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冷血!”

“偽善的小人!”

“世小大夫說的沒錯——”有人站了出來,“從來就沒有應不應該。既然如此,那救命的稻草只能自己牢牢抓在手中,藏在懷裡,而不是交付於別人,更不該眼巴巴等著他人高興時的一點施捨……”

男子環視了一圈村民,眼中多了讓人心驚的瘋狂,高聲道:“不如大家一起把大師和世小大夫留在玉鄉吧,這樣就再也不怕大師離開了,也不用擔心世小大夫不理咱們了!”

“沒錯,把他們留下!”

“我們出不了玉鄉,他們也別想離開玉鄉。”

“大家一起上,將他們留下來!”

“同意,將他們留下來!”

人群裡爆發出一陣激昂的呼聲,在世無生和無憐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紛紛湧了上來,十分“熱情”地將二人留在玉鄉,貼心地安排了住處——破敗的鬼神殿裡,並讓人嚴加看管起來。

時隔百年,再次回到命運轉折的地方,世無生感慨頗多。

他微仰頭,看著巨大的鬼神像,突然有了傾訴的慾望。他看向從方才進入玉鄉開始就未言一語,結跏趺坐的無憐,不解道:“大師,你本是禪與人,為何要答應昭辰國君來玉鄉自討苦吃呢?”

無憐睜開眼,沒有回答世無生的問題,反問道:“施主認為什麼是苦呢?”

世無生沉吟了一會兒,回道:“大概是一出生就被安排好早已註定的一生,人力無法改變的無奈吧。就如同現在的村民,由於過去的痴迷愚昧,以無辜之人獻祭,形成業力,現今才有如此報應。想要掙脫,卻無濟於事,只能在痛苦邊緣苦苦掙扎。”

意料之外的回答。

無憐以為經過今天一事,世無生會不甘,會怨恨,會認為世家三百多年來的堅持不值得,認為世家三百多年的付出是苦,卻沒想到,他心中的苦是命運之苦。

腦中,似乎靈光閃現,原本未解的謎團開始慢慢清晰起來了。

“施主心中的苦,是認為一切都是既定的。百年前的惡因,帶來百年後的惡果。但是施主,世間的一切都是由因緣合成,現在的果是因為過去的因,現在的因又是以後的果,是為因果迴圈。簡單來說,施主苦,是因為勘不破因果。”

“這……”世無生愣住了,完全沒想到這一層。他半晌才回過神,反問道:“那大師以為什麼是苦呢?”

“心。”

“心?”世無生沉吟了一會兒,瞭然道:“確實如此。世人皆有八萬四千種煩惱,煩惱根植於心中太深,如烏雲蔽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這樣說來,所有的苦來自心倒也正確。只是……”

“大師認為心苦,是否說明大師認為自己是清醒且超脫於世俗的旁觀家——皆認為正因為世間有太多不公平,蠻橫無知的愚人眾多,所以才會造成他人的無盡煩惱與痛苦。”

“阿彌陀佛。”無憐搖頭,並不贊同他的說法。“貧僧是凡人,也是眾生之一。貧僧之所以說心苦在心,是因為心有執著,便生迷障,迷障於心,不悟自性,這就是真正的苦。”

“所以,大師的意思是所有的苦都源於自己嗎?”世無生皺眉問道。

待見到無憐點頭時,他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連帶著語氣都有些冷厲,追問道:“照大師這樣的說法,那三百多年前被用於獻祭的無辜書生是他自己活該,與玉鄉村民毫無關係嗎?這,就是大師所信奉的佛法嗎?”

如果是,那實在是讓他失望,也太過可笑了!明明他才是受害者,到頭來反倒變成他是罪人。

“施主認為什麼才是佛?”

“慈悲為懷是佛,悲憫眾生是佛,一視同仁是佛,指點迷津是佛,廣愛澤被是佛。於寺廟之中,端坐蓮臺,闡滅菩提,承世間香火,指引眾生的便是佛。”

“阿彌陀佛……”無憐垂眸,緩緩捻轉手中的念珠,“這不是佛。或許說,這隻能是施主心中佛的形象。”

“若這不是佛,那大師信奉的佛是什麼?”

“貧僧不信佛。”

“……什麼?!”

世無生錯愕地看著無憐,壓根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半天才回過神,不可置通道:“大師,你,你你說你……不信佛?!”

“阿彌陀佛。”無憐面色不變,輕捻佛珠。

“那,那你念的是什麼?你信的又是什麼?”世無生徹底糊塗了。

“施主的佛不是貧僧的佛。貧僧的佛,也不是用來信奉的。”

“哦?不是用來信奉?那寺廟裡供奉的是什麼?”

“那是形相併非實體存在,是因因緣和合而生,為了隨順世俗,安立假名稱之為“佛”罷了。”

“既然你不信佛,供奉的也不是佛,你又為何自稱貧僧,自詡“佛門弟子”?”

“如貧僧方才所言,佛門也並非實體存在的,只是為了方便教化眾生,安立假名稱之為“佛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