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都回來了,才一個人往那裡去。

反正借書只是老師的任務,沒幾個人會正經看,回去該幹嘛幹嘛,急什麼呢,湊什麼熱鬧呢。

初二有八個班。

去的時候不大的圖書館裡,書架上已經被“洗劫”過一遍。

黃妃妃在最後面一排,最角落抽出來《局外人》。

那個時候,她甚至不知道書名叫什麼。

因為沒有腰封,書名是一行黑色花體英文,下面寫了四個小字——加繆作品。

是個陌生的名字。

回到教室,正好上課,便塞進了課桌裡。

週末到父母租住的出租房,出租屋沒有電視,沒有網線,這才隨手翻開看。

第一頁空白。

第二頁才寫著——局外人。

以及作者的名字——L'Étranger。

她跳過前言,從第一章看起。

開篇的第一段話是: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養老院的一封電報,說:“母死。明日葬。專此通知。”這說明不了什麼。可能是昨天死的。】

現在這段話,媽媽被孟時改成了父親。

黃妃妃覺得孟時的做法很可笑,以及冷漠的表情和語氣,在她眼裡都顯得異常做作。

因為她覺得默爾索一點也不冷漠。

黃妃妃覺得《局外人》是一部很酷的。

默爾索冷冷的語調,不動聲色的表情,懶洋洋的姿態,優雅得無聊,讓黃妃妃著迷不已。

默爾索就像一個悲情偵探,不過,他追捕的不是罪犯,是人生的荒誕與虛無。

看完書,黃妃妃覺得人生本就荒誕虛無。

而孟時這樣的樂隊主唱,嗶站大up主,電影導演,大抵不會理解什麼是荒誕和虛無。

所以,他才會改動書裡的稱呼。

黃妃妃見影片裡那個大眼睛,笑起來露出牙齦的女記者說:

“接到這次採訪任務才淺淺的看了一遍,能理解,但不喜歡。”

我看了三遍,越看越喜歡。

黃妃妃一聽,心內生出一股子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