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時將第一幕中的“論法”和“白龍人身”看完,閉上眼睛,又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再問季紅婷,“季指導什麼意見。”

這個段落實際上偏離了原來的劇本。

原劇本,兩個老和尚論法是:

“如何是禪?”

“是。”

“如何是正法眼?”

“不是。”

“如何證悟虛空?”

“心無雜念。”

“是麼?”

“不是麼?”

“是麼?”

然後,主持敗下陣來。

玄奘上去。

挑戰的和尚天楊又問他,“如何證悟虛空。”

玄奘說,“打破冥頑。”

接著兩人又,是麼,不是麼,一通。

最後。

天楊:不是還答,找打。

玄奘:不是還問,欠揍。

天楊認輸,離去。

現在,行生和布禪兩人的“問心”“覓心”,跟原劇本不能說沒有關係,只是算上孟時的兩首偈子,便劇本里的臺詞已經毫不相干了。

在把原作與三人的臨場發揮,以及一幫僧眾的反應進行對比之後,季紅婷說:“我覺得這段可以。”

她說話很直接,“雖然你們說的這個心,那個心,我不是太懂,但畢竟是真真正正地出自大師之口,不懂沒事,到時候自然有懂的人出來解讀,而原劇本,太縹緲,乾貨不夠。”

孟時摸了摸自己的光頭,說,“行,那我們就保留這一版。”

各個部門的人,聚一起花了小半個點,開了個小會,最終決定趁著現在一眾僧侶,演員的狀態合適。

利用下午的時間,把第一幕裡面玄奘和主持的戲份都抓掉。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