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開拍的時候,陸成康往那一坐,跟戰時指揮官沒什麼兩樣。

地圖攤開,一團打哪裡怎麼打,二團打哪裡,一條條命令下去,“部隊”有條不紊的隨著他的想法動,孟時都驚了。

原來正規軍這麼打仗。

這才叫劇組啊。

怎麼拍的?

孟時扛著攝像機,手一揮,‘兄弟們衝啊!’

身兼燈光、劇務、場記數職的任虎一緊褲腰帶,‘嗷嗷嗷’的跟著他衝鋒。

一聲開始,啪,場記板一打,孟時覺的自個這“劇組”雖然人少,但整的還挺有模有樣。

可跟人家專業的一比……

還是別比了……學吧。

孟時敬佩陸成康對劇組猶如自己手臂一樣的把控、排程能力,也在認真的學習吸收。

但這並不能改變倆人之間,創作理念上的分歧。

孟時對於陸成康的意識流,屬實欣賞不來。

這貨是下里巴人,山豬吃不來細糠,陽春麵都想擓一勺油辣子下去,

打心裡覺得這種立項就奔著電影節去,需要靠別人細細的咀嚼,把鏡頭語言什麼的都拆出來喂到觀眾嘴裡,觀眾才能品出味道,然後喊牛牛牛,有逼格的電影,沒什麼勁。

他的底線是,內涵有深度沒問題,但前提是至少讓普通觀眾也能看個熱鬧。

不過這裡是陸成康的劇組,自然要按他的規矩來。

孟時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加什麼戲,改劇本。

他整這“加一段”,就是單純的想幫陳與捋一捋思路,緩一緩情緒,換一換腦子。

論起劇本理解,整個劇組也就陸成康能和孟時比

前段時間,孟時跟陸佳她爹,也就是的劇本作者陸端存,天天在電話裡“掰頭”。

是真掰頭,恨不得把對方頭掰掉的那種。

孟時把陸端存的劇本,從各個角度噴一遍。

陸端存則把劇本里,各種隱喻、人物內心,具體某一場戲起什麼作用,專業影評、電影節評審團能從裡面看到什麼,講了又講,把整個劇本掰碎了,往孟時腦子裡塞,試圖用這種方式扭轉他對文藝片的“歧視”。

雖然最終陸端存沒能把孟時“扭曲的審美”掰到“正路”上,但卻做到了把劇本,連同各種亂七八糟的觀點塞到他腦子裡。

現在正好物盡其用。

本來“講戲”這活,應該導演陸成康來幹。

但奈何他奇葩啊。

陸成康會跟只有一個鏡頭的演員仔細說人物情緒,親自指導自己想要的效果。

但偏偏就是不跟陳與講戲,就架著攝影機,往監視器跟前一坐跟老和尚入定一樣,讓陳與自己慢慢來,慢慢琢磨。

沒感覺沒關係,一遍遍來,總有一遍行。

孟時看著著急沒用,他雖然對劇本很瞭解,但無論明面上還是私底下,都不能直接拉著陳與,巴拉巴拉的說,這場戲背後是什麼意義,吳青心裡具體怎麼想,你要怎麼演。

因為,這是陸成康的劇組,他決定這麼做,這麼拍,所有人都要尊重。

於是孟時只能想著用陸成康的風格,讓陳與自己懂。

陸成康什麼風格?

飄,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