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請求薛世雄,讓他千萬得關照一下自己的侄孫裴璟,給他撥一些得力的人馬。

因此,無論於公還是於私,薛世雄都沒有辦法不給裴璟撥兵,甚至他不但要撥兵,甚至還要給他拔一些真正的好手。

最後薛世雄也是發了狠,直接就指定了留下的兩名武賁郎將,作為斷後軍隊的主官。

這兩個武賁郎將,一個名叫薛萬徹,一個叫薛萬均。

這兩個人都是薛世雄的兒子。

看到如此的情況,接下來被挑選中的鷹揚郎將,自然也都不敢再鬧騰。

大將軍連自己的兒子都留了下來,他們還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咶噪。

說起來,薛世雄的這兩個兒子,雖然年輕,但是久經沙場,作戰也是十分勇猛。

不過,薛萬均與薛萬徹雖然是兄弟,但兩人的性格卻是大相徑庭。

弟弟薛萬徹為人行事穩重,行軍打仗喜歡步步為營,大開大合有名將之風。

而哥哥薛萬均則不然,其人行軍打仗喜好弄險,常常好出奇謀,更喜歡帶頭衝鋒。

薛世雄就曾經點評過他的兒子薛萬均,因為對方行軍打仗,如若不是大勝,那就必然會大敗,其性格可想而知了。

正是因為薛萬軍喜歡弄險的性格,當初楊廣詢問眾將軍,可否有人留下來斷後的時候,他是躍躍欲試的。

只是可惜,最後他被父親薛世雄死死攔住,方才未能成行,也成為了他一個極大的遺憾。

後來,裴璟越眾而出,曾下了這斷後任務,並且還被晉升為校檢左屯衛將軍的時候,他是錘頭搗胸、萎靡不振,大呼錯過了好機會。

因此,薛萬均雖然被留了下來充當斷後的將領時,他絲毫沒有別人的驚懼,反倒露出了一副大喜過望的樣子。

等到人選確定,薛萬均便強拉著弟弟薛萬徹,就要去連夜清點人馬,打算明天一早就到左屯衛大營報道了。

薛世雄看到兒子的這副表現,也是苦笑不已,早知道就不攔著兒子出頭了,如今還平白丟了一個校檢左屯衛將軍的官職,以及在楊廣面前露臉的機會。

~~~~~~~~

右御衛這邊因為薛世雄的果斷,很快就決定了留下來的人選。

而左御衛那邊則是不一樣,左御衛將軍張瑾沒有足夠的威望,更沒有足夠的背景。

他甚至還不像薛世雄一樣,有個得力的兒子在軍中,沒有辦法像對方一樣把兒子送上去,做這個都認為是送死的活計。

就在這幾天裡,張謹被麾下的將佐們鬧得不可開交,什麼明爭暗鬥,持強凌弱,暗箱操作通通都進行過了,最後也沒能確定各留下來的人選。

撤退的日子臨近,兵部已經在催促左御衛,上交留下來的將領名單了。

他們不撤,兵部的人總是要撤的。

左御衛的幾個武賁郎將一合計,再糾纏下去,哪怕到了明年也決不出人選,因而只能鬧轟轟地抓鬮了事。

最後,一個叫獨孤鴻的武賁郎將,透過抓鬮光榮地成了此次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