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對這條方略也十分滿意,起碼可以保證他是率先撤離的那一批。

他連過頭來看他左屯衛大將軍宇文述,下令道:“宇文大將軍,左翊衛必須在兩天之內完成浮橋的搭建。”

“兩天之後,由你左翊衛率先發起佯攻渡河戰役!”

宇文述當場領命,轉身下去準備了。

~~~~~~~~

回到自己的營地,裴璟便集中了麾下的軍官們,向他們宣佈大軍即將撤退,將由他們充當斷後部隊。

在場的軍官,都有些惶恐不安。

朝廷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結果,他們都是聽說過的,甚至有些人還是那起事件的親歷者,十分害怕會重蹈當年的覆轍。

甚至不少的軍官,心裡還是暗暗的思量著,都說這武賁郎將勇則勇矣,就是沒什麼腦子。

若他是真是有腦子的人,怎麼不會長吃一塹長一智。

當然,迎著部下們殺人般的目光,裴璟也有自己的精神勝利法,那就是在心裡大罵:“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豎子不足與謀!”

~~~~~~~~

從第三天開始,十六衛的大軍開始輪番對鴨綠水進行佯攻。

在隋軍將領的刻意安排下,這些佯攻渡河的戰役,可謂是搞得有聲有色。

甚至讓裴璟都不由得想起了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名句。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高句麗的大軍也仗著鴨綠水東岸的地利,對隋軍進行了堅決的抵抗。

隋軍雖則多次對灘塗發動了強大的攻擊,但最後都敗下陣來。

只是這個過程中,高句麗軍方面發現,隋軍好像並不如傳說中的那麼強大與頑強。

雖則他們渡河的聲勢浩大,但卻是每次傷亡開始加大的時候,就會選擇全部撤退。

而第二天,隋軍又會換成了另外一支軍隊,前來強渡鴨綠水。

高句麗軍方面對此專門召開了一場軍議,在經過多番的研究與討論之後,他們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就是隋軍方面發起的疲兵之戰,為的就是麻痺他們,降低他們的警惕。

他們相信要是真的被隋軍的這種狀態麻痺,那麼有一天就真的會被隋軍借其不備,一舉奪得東岸的控制權。

高句麗軍覺得想明白了其中關鍵,於是便一邊暗罵著隋軍狡猾,一邊嚴陣以待。

甚至高句麗將領提出,想要設下陷阱,給隋軍來個將計就計。

事實上,隋軍的每一支軍隊,在當天進行完了佯攻渡河的戰役之後,就會趁著夜幕的掩護,連夜撤出隋軍大營往西面撤退。

至於皇帝楊廣的車架,早就在佯攻渡河的第一天就西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