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酒局上的勸酒詞(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要給他敬酒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一個原則,他曾經帶過你啊,一定要把自己的感恩之情,知人圖報之意表達出去。
所以來到這種領導面前,你就可以端起酒杯,這樣跟他說,張總我記得我剛來公司的時候啊,當時公司發生了一件什麼什麼樣的事,當時呢我就遇到了什麼樣的瓶頸,當時要不是您給我指點迷津,我當時很可能就廢了。
我還清晰的記得您當時跟我說過一句什麼什麼樣的話,到現在我都拿著您當時對我的這些教誨指導著我現在的工作,真的特別感謝您。您是我進公司在某某方面的第一個師父,要不是您當時賭窩高標準的要求,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對工作的一絲不苟,所以呢我現在所有的成績啊,所有的位置其實都是源自於您當時給我的帶動,所以這杯酒我特別感謝您,這杯酒我敬您。
這就是表感謝。這是拿著知恩圖報之意,甚至談一談當時發生的情景,把那種真實的情感啊,透過一些真實的畫面傳遞出去,這樣的話呢,領導也能夠念及你是一個感恩的人,他回頭有什麼好的其他的機會或是資源呢,也會再給你進行對接。”
等楊傑暫停了一下後,何泉總結道:“其實小杰說的就是對直屬領導表態度,對級別比自己高但是沒什麼關係的領導表敬重,對老領導表感謝。不過小杰就是能說,每個還都給出了例子,聽到你說的觀眾直接拿來改一改稱呼和事件就能用上了,厲害。”
黃森笑道:“不過你不得不承認小杰就是說的通透,雖然囉嗦了一點,但是全面啊。”
張採倫這時問道:“這都是下屬跟領導敬酒的時候,叔講點平常酒局中的敬酒詞啊。這個用的才是最多的好不。”
楊傑笑呵呵的道:“其實真的是什麼事情都能總結出套路來的,敬酒詞一樣有套路,大體就是四種。只要記住了我說的套路,讓你成為飯局上就受歡迎的人一點都不難。”
“首先第一種就是表示感謝,你可以想一想你和他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經歷故事,或者是曾經是對方在那些點上對你有過幫助,對你有過提點,或者是對方曾經給你說過什麼樣的話,對你特別的啟發。哪怕是對方在公共場合的一番話對你有驚醒也行,這都是你可以拿來作為感謝的點。
比如說你端起酒杯找到自己的目標,你可以敬酒的時候先說這樣的一番感謝的話,表達了出來,來不就有話聊了麼?
第二種就是表達慶祝,你可以拿對方的好成績好訊息,或者是我們大家共同值得慶祝的事,值得同喜同樂的事,作為慶祝的切入點給對方敬酒。
第三種就是敬重。和剛才說的差不多就不說了。
第四種就是表達希望。無論是對對方家裡有什麼喜事好事,還是公司取得了某方面的成績,你就可以用祝福和希望的口吻去說敬酒詞。”
黃森聽了楊傑說的也有了談性,道:“其實飯局這個東西吧,怎麼說呢,能辦成很多的事。但是也有很多的暗語的。
比如說:有空聚一聚,是不是都經常聽到過,這就是最佳的開場白。如果是對方真的是想要聚的話,肯定會在結尾上加上一句,擇日不如撞入,不如就哪天吧,確定個時間。這就是要約你出來聊聊天吃吃飯。如果只是說有空聚一聚,很有可能只是朋友之間相互寒暄的一句簡單的客套話。如果是試探性呃問,那就十有八九是有事相求,或者是想要再拉近一下彼此之間的關係。
還有就是:我給你介紹一個朋友,這個就厲害了。人生中的很多朋友其實都是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並且熟悉的,常言道多條朋友多條路,有時候是介紹需要你幫助的,有時候是你需要人家幫助的,這都是常態,你幫人人也幫你。
還有一句就是:我乾杯你隨意。這你們不會真的隨意吧?在大大小小的飯局酒局上,我們都會聽到這樣一句我乾杯你隨意,當說話的主人仰著頭將一杯酒一飲而盡的時候,她其實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品嚐這杯酒的滋味,而是瞪大雙眼專注於你的一言一行,想看看你能隨意到什麼程度。
從古至今,華夏人一直就喜歡以酒會友,酒可以說是彼此關係的催化劑,一杯酒裡往往暗藏著許多的玄機。所謂的我乾杯潛臺詞就是我已經把自己的最大誠意放在了你的手心裡。而你隨意呢,則代表著我還在等著你,看看你有什麼樣的誠意。
這就跟禮尚往來是一個道理。當對方向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以來表明了他對我們的尊重和熱情,二來也給我們騰出了足夠的輕鬆空間,讓我們不必執著於回禮,硬生生的把這杯酒啊倒進自己的肚子裡。很顯然在社交場合裡,誰先說出這句話,誰就享有十足的主動權,畢竟我乾杯已經表明了自己放低了姿態,盡到了禮數。只要你隨意喝上一小口,我呢都領你的情。
但誰能真的做到徹底的隨意啊。肯定不行。如果真的像對方所說的那樣,只用嘴巴輕輕的碰一下酒杯,那對反很可能就會覺得我們為人十分不上道。連這麼簡單的一句客套話都聽不懂,那日後還有什麼可交流溝通的必要呢。所以為了避免對方心生芥蒂,我們最好還是乾了這杯酒,以此呢來表明自己願意與其相識相交的真心實意。
其實呢喝酒事小面子事大啊。
很多時候飯局的設立並不是單純的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是為了方便人與人之間進行友善的互動,彼此在溝通交流中能夠互相認可。
因此啊,當我們推杯換盞間,聽到我乾杯你隨意這句暗語的時候,你如果不想給別人留下一個冷漠自私的不良印象的話,那咱就碰杯之後先乾為敬,舉杯相視,哈哈一笑這朋友不就交下了嗎。如果你還能適當的回敬一杯,讓好事成雙,來個你來我往,飯局的高潮不就出現了嗎。不僅如此,倒上第三杯,熱情洋溢的大聲勸道,來來來,大家吧這杯酒乾了,從今以後大夥可都是朋友了,一定要記得相互照應啊,此情此景不就是建立一段和諧融洽人際關係的開始嗎。”
最後何泉也是道:“要是真不能喝,那就在一開始就一點也別沾,只要一沾了,就不可能只喝一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