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組長張明沉聲道:

“我聽說了在聯合宇航局工作的朋友說,情況不是很好。現在聯合宇航局召開會議,都已經禁止華夏方面的科學家參與了。可以預見的是,我們一定會吃閉門羹。會受到白眼,也許還會被軟禁。”

“軟禁?”

“不會吧組長?憑什麼軟禁我們?”

“對啊,這根本就不符合法律法規!”

張明嘆口氣:

“看似是一場營救李迴歸的計劃,其實背後利益複雜無比。鮑勃思是總指揮,但是你知道鮑勃思是哪國人?”

“法蘭西。”

“但他的父親你知道是哪個國家嘛?”

“米國!”

張明嘆口氣說:“聯合宇航局留有一個備用載人返程火箭,如果不發射,代表著聯合宇航局永遠具備再一次載人登陸火星的能力。而我們沒有,因為火箭在米國。”

“可是不至於軟禁啊……”

“因為有,所以他們害怕輿論去說啊。他們害怕媒體去說‘你明明有,為什麼不發’。當然,不會發射,他們肯定不會發射。就因為永遠不可能會發射,所以,他們害怕媒體去說。而我們的到來,會引起全球媒體的注意。我們的交涉也會讓聯合宇航局感到壓力重重,他們為了避免這樣的壓力產生,大機率會採取軟禁的行為。甚至驅趕我們回國。”

張明看著飛機下方的雲層,語氣有些憂愁,但眼神卻很堅定:

“但我們不退。”

一個律師憤怒的說:“他們敢私吞火箭?合同上寫的明明白白的,就算解散聯合宇航局,所有資產也平分。”

“對啊,是平分啊。可火箭只有一枚,你告訴我,怎麼拆成五份呢?”

張明嗤笑一聲:“你知道嗎,因為鮑勃思是總指揮,所以他會為米國爭取到那一枚火箭。對火箭固執後,換算成美金。然後將聯合宇航局全體估算成為貨幣,平分那些錢罷了……但是你告訴我,錢,有什麼用?”

這一句話,讓眾人不禁愕然。

直到這一刻,眾人才感覺到背後原來有這麼多的事情。

這是誰都想不到的事情。

從一開始就計劃好了的……

五家共享技術,共同研發。共同承擔風險,共同收穫利益。

但是到最後其實不是這麼回事兒。表面上確實共同承擔和收穫了一切。

但實際上,最終的贏家卻只有一個!

哪怕將資料和財富全部平分,可科技的產物,卻只留下了一個……

往返火星的載人火箭。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造的出來。它價值連城,你只能用金錢來換算它的成本,但你卻根本無法用金錢衡量它的價值和意義……

張明沉聲道:“不管那麼多,去爭取!”

雖然希望渺茫。

可就算最後爭取不到將那枚火箭打上火星。可卻要爭取到聯合宇航局的所有資料、技術。

咱回來單槍匹馬,自己造!

也沒有什麼困難的。

當年全球技術封鎖的時候,咱不就是自己造,自己摸索,然後突破了一切封鎖嗎?

現在,更強了!

李迴歸本人,他是一種象徵!

是一個現象!

也成為了一種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