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把宇航員塞進離心機裡(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需在輪胎的三個點上各自佈置一個推進器,
當轉動速度達到94.2米/秒時,便可以完全模擬藍星的重力環境,
並且形成一個完美的生活圈。
但可惜的這樣的技術,不但面臨這運力的困境,還面臨著技術難度。
而除了這個方案,他還有一個備用的方案。
早在幾十年前,
拿沙發現重力環境對人體造成損傷後,且大型人造重力裝置無法送上太空後,
便將思路裝換到了另一方面。
既然大型重力裝置送不上去。
那有沒有可能構造出一個只作用於宇航員身體的小型重力環境?
這樣的想法一出現,便被拿沙列入了科研計劃中,
可惜這樣的想法看起來似乎比大型重力裝置還不可能實現。
直到,某一天。
某個拿沙工程師去醫院看病,
突然注意到了,用於血液檢測的離心機,
看著那劇烈旋轉而將血漿分離出來的機器,
這那位拿沙工程師,想出了一個大膽且天才的想法,
“要是把我們的宇航員裝進一個大型的離心機裡……”
當然這位拿沙工程,並不是想要讓自家的宇航員質壁分離,
而是想到了用離心機的方法,製造一個只作用於人體的重力環境。
重達數百噸大型人造重力裝置,他們無法送上太空,
但一個帶有改進型離心機的實驗艙,還是能送上空間站的。
於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
合眾鷹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供宇航員在太空中使用的重力訓練器,
一種改進型離心機,
這種人體大小的離心機分成兩個部分,外部是能圍繞著離心機中心旋轉的金屬框架,
而內部則由金屬框架固定的三個部分:
一把座椅,一個固定的腳踏板以及一系列用來測定人體資料的感測器,
但無奈的是,一開始的實驗很失敗,
從離心機裡出來的宇航員,無不是被轉的頭暈腦脹,頭重腳輕,甚至有的人開始當場嘔吐。
但隨著離心機不斷改進,
配置引數也終於能和正常人類的身體進行匹配了,
宇航員可以利用改進型離心機,進行最長達27分鐘的恢復訓練,
眼看著在離心機的幫助下,空間站上的航天員迎來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