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卻想:“這裡的地形如此侷促逼仄,騎兵能施展得開嗎?前年相山血戰,不就是在山中大受折損嗎?”他便帶了幕僚到北面一高處的樹林邊張望敵情。

幕僚們都說,賊陣嚴密,騎兵衝擊無迴旋餘地。許攸建議說:“不如分騎兵去平城東郊,燒起營壘輜重,我等將其困死山上,賊無退路,必死無疑。”曹操搖頭說:“劉備陳沖都不是怯戰之人,分騎兵出去,他們必下山擊我,這就勝負難料了。今日的勢頭,對賊對我,都沒法避戰了。”還有一個理由,曹操並未說出:到了這個時候,軻比能居然還未向自己派出使者求援,那北面的情形之艱難已無需再說,想要將其救下怕是做不到了。

但在其部完全潰敗之前,尚能牽制住大量的西人精銳,這便是自己分而擊破的難得戰機。

曹操下定決心後,先令夏侯淵帶三千重騎衝西軍之右翼,做試探進攻。

若能撕開西人防線,則出騎兵繼之,否則就下馬與西人步戰。西人的左翼有斷崖與溝塹屏護,東朝騎兵不能做側翼的迂迴,只能從正面衝擊他們的陣線。

隨著動人心魄的進軍戰鼓擂起,東人的前軍開始鬆動,一撥撥的騎士撥馬出陣,策動蒙甲的鐵馬向前衝鋒。

每一撥人馬大約有數十騎,由於正面不能展開,共需要數十撥之多。每一撥開始都在勒速慢跑,待靠近敵陣之後才抖動韁繩前衝。

開始的時候,每一撥還基本能保持在同一條線上,但地面起伏不平,更有坑坑窪窪的地方需要閃避,於是到了中途,東人都成了散亂的隊形。

但即便這樣,地面鐵騎踏地之聲仍如山嶽戰慄,馬蹄翻起的草皮和爛泥紛紛揚揚彈起,一股秋草的溼氣隨著沉悶的踏地聲撲鼻而來。

兩軍靠得很近,這樣在最後一撥發出不久,前面的已經進入了西人的射箭範圍。

但西人並沒有急於射箭,前拒的那些久經戰陣的老兵排在最前面,他們密集地靠在一起,前後數排都把長矟向前伸出。

寒光閃閃的矟尖一層層地舉起,就像地裡長出了鐵製的荊棘,矟尖寒光茫茫,令人不寒而慄。

最前面的東人只得在長矟森林前勒住馬,準備抽出弓箭回擊。但到了這個時候,由於地勢陡峭,極多東人都沒能穩住身形,一時間前列秩序大亂。

西人的督將們見狀,立刻發出沙啞的吼聲,持矟的西人竟朝前衝出去,一下子下坡衝到東人幾乎靜止的騎隊面前,瘋狂地用長矟朝他們亂刺。

趁此機會,後排的西人都搭箭抬起弓,瞄準馬上高大的目標射箭。在前排的東人騎士雖然也盡力拿起長矟同西人對刺,但畢竟在數量和靈活方面遠遠落在了下風,雙方矟杆之間互相頂撞排擠,噼噼啪啪對撞連虎口很難握穩矟杆,而飛來的箭羽則在揮舞的長矟上下之間穿梭。

此時也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迎著撲來的長矟和飛箭仍挺身刺敵,否則連睜眼都會感覺到困難,罔論廝殺了。

很快地,在前排的東人不論人和馬,都逐漸被刺死刺傷。只是西人擔心陣型混亂,沒有爬過人和馬的屍體繼續追殺。

但就在西人舉著長矟準備向後退回軍陣的時候,一些勇敢的東人騎士,他們不顧身上插滿了箭頭,依靠日久積累的騎術,勐地催動戰馬,向前騰空躍起廝殺。

不斷有東人策馬跳躍西人前排的長矟陣,他們起起落落的身影,就像潮浪一般不知停歇。

有的砸落在西人步兵的身上,連人帶馬倒在一起;有的則來不及奔起來,就落在長矟森林上,噗地一聲刺穿了馬肚皮;但少數幸運的人,他們從步兵間的空隙處飛身躍過,一下子就跳到了西人的軍陣之中,引起了一片譁然。

可惜,這點混亂不足以動搖西人右翼的軍陣,他們四周都是滿眼血腥的老兵,馬匹連轉身的機會都很困難,面對四處伸過來的長矟,馬上的騎士甚至不知道該往何處迎擊才好。

以至於最後,這些東人都很慘烈的死去了,頭顱被西人割下來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