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兵無再退(第1/2頁)
章節報錯
再說回曹操這邊,當他得知東軍再次出營時,已是近半個時辰後。斥候的報告讓他大吃一驚,不由坐起身再三確認,見訊息準確無誤,他嘴角不覺得浮出一絲微笑,一面揮手讓人召開軍議,一面思考接下來的戰事,自言自語道:“我還準備後日再約戰,不料他們竟主動送上門哩!”東營中頓時一片鳴鼓擊鑼,全軍將士從睡夢中迷濛醒來,而後被告知火速飲食整備,好迎戰西軍。
在此期間,曹操與帳中幕僚們也一面用膳,一面商議。眾將得知東人故技重施,也與曹操做一般反應,皆喜上眉梢,紛紛請戰。
曹真說:“若還是如上次合戰,文瀛湖地勢開闊平坦,極適合跑馬廝殺,只要兩軍拉開陣勢對沖,我軍士氣和人馬都佔了上風,還能不勝嗎?”夏侯尚質疑道:“西人中也不乏智者,怎麼會不懂這個道理?元帥,我看其中頗有蹊蹺。”此言頗受荀或沮授贊同,但至於有何設計,卻也無人能說。
曹操沉吟道:“無論如何,我軍既得敵情,只要做好準備,以不變應萬變,又有何可懼?”於是整軍出營列陣,同時繼續派斥候打探訊息。
出乎東人意料的是,斥候的往返竟花了小半個時辰,遠較往常為久。等再次得報的時候,東軍才終於知曉,西軍竟率眾向北,忽然往白登山方向去了。
事到如今,東軍諸將哪能不明白,西軍是打了個虛晃一槍:前來迎戰是假,突襲鮮卑是真。
曹操不禁對荀或笑道:“好啊,看來是庭堅出的計策,他怕是以為,我會如數日前的白虜一樣,坐觀不救啊!”此時天色尚昏,但東面已經出現了鮮紅的霞光,將西面的蒼穹染成深沉的紫色,落在北面奇偉的山影上,好似有巨人在依依回望。
望著這壯觀的景象,曹操頓時下定了率兵接戰的決心,轉而對眾人道:“軻比能雖有愧於我,我卻不能不依約而行。只要能南北夾擊,令其無路可逃,西賊覆滅,就在近日了!”於是大軍如群山而行。
他們初時走得極快,但隨著越靠近北方,平坦的曠野逐漸變得起伏不定,堅硬的山石不時破出土壤,松樹林也逐漸增多。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東人的腳下已遍佈枯綠的松針,眼前也逐漸被黃綠的針葉遮住視線,東風吹來時,士卒們只覺頭頂腳下,盡是
“沙沙”的脆響,好似有無數魂靈縈繞一樣。等他們間或從林子中探出頭來,這才恍然發現,原先如影子般朦朧的山麓,此刻已化作險峻的陡坡了。
旭日東昇,最前列的偵騎穿過一處坡底後,視線逐漸開闊,發現道路盡頭處便是白登山主脈的尾巴,雖然此處山體高不過十餘丈,但坡度卻說不上平緩,而在坡頂之上,正可以看見西人插上的赤旗。
坡頂往南是一處雜有樹林的斷崖,形成了對側翼的天然屏護。而從坡頂往北面平展,山勢一路走高,而在最高處,可見一條數丈高的旗蓋凌空而立,紅底白色義字大旗迎空而立。
密如蟻集正在高坡上列隊,矟戟如林而立,亦隨山勢綿延不絕,直至山林不可見處。
而在他們之前,多有斷壑深溝,溝對面是高低起伏的土丘,丘坡間時而露出森嚴的岩石,如人之白骨。
曹操得報後,親自去觀察地勢,心中也自然流露出一絲焦慮,他對夏侯淵嘆道:“鮮卑人不懂陣法,竟把這等地利讓出來了。”但隨即又笑說:“不過西賊大部列陣在此處,軻比能那邊但也不用太過擔心。”兩軍既然已近在遲尺,曹操也沒有就此撤軍的打算,而是就在山腳處列陣整軍。
曹操的佈置如下:以沮授、夏侯淵領三萬騎軍為前鋒,淳于瓊、袁遺、于禁領兩萬步騎為左翼,審配、高幹、魏種領兩萬步騎為右翼,自率九萬步軍為中軍,下轄曹純、韓浩、田疇、樂進、李典、李整、趙儼、滿寵、李通、鮮于輔、文稷、臧霸、胡質、文丑、眭元進共十五部,又以鮑信、夏侯惇、麴義領後軍,下轄二萬步騎,作為全軍預備隊。
陣勢亦是沿著山嶺走勢,自南向北一字排開。此時天已大亮,東人鐵騎緩緩而行,而馬蹄踏擊大地的聲音仍如悶鼓轟鳴。
晨露剛過,地面野草帶著的溼氣還沒有完全乾,所以沒有浩蕩飄揚的塵霧。
西人得以藉著朝陽的光暉,看清東人無窮無盡有如浪湧般的騎隊,就好像大海的波濤在白登山之下激盪,一道接著一道綿延不絕,煞是驚人。
騎兵後面的步軍矟戟更如排雲般緩緩移動而來,黃黑色旗幟招搖其間,旗幟和矟戟之下,是一片片亮閃閃的金屬光芒,更如四日前一般射目奪魄,令人炫目難明。
而在陳沖身邊的學生們,幾乎不約而同地想到:“當年高祖與冒頓對峙此地,也是這般情景嗎?”自然沒人可以回答,但是士卒們都望見霞光中旗幟下的陳沖身影,他站在一塊山巔白石之上,身姿挺拔如松,雙目聚精會神地觀望著東軍的佈陣。
這種場景使他們感受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信念,讓他們得以從這種壓抑的氛圍之中緩緩舒緩過來。
東軍各部還未完全列陣完畢,先抵達了位置的將領但已等不及了,他們受了上次麴義陷陣之鼓舞,便想紛紛效彷,派使者到帥帳下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