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之中,你不要輕視你表哥(劉豹),他雖然是匈奴人,但也是百戰老臣了,忠心不二,凡事多請教,不可不敬。我已決定派你二妹嫁給拓跋力微,你要好好拉攏他,他是個人傑,在鮮卑中說一不二,如果能世代為親,北疆也就平穩了。”

“兄弟之中,老二說話不多,但很有見識,你不要小看他。老三雖然急於立功,但心地是好的,你也不要因此提防他,如果可以,讓他出來做官也無妨,不願意的話,就讓他去蜀中當個富貴王爺吧。無論如何,都不要為難自己的兄弟。你在長安待得太久,對諸弟沒多少感情,這是我最擔憂的。”

停了一會,他接著說:“再就是為父的這幾個結義兄弟與武人舊臣,想必你很頭疼吧。你雲長叔是國士之才,我死後,他在軍中的威望最高,你對他一定要畢恭畢敬,有他支援,再大的亂事也能平定。你翼德叔性情耿介,廣結名士,但做事往往不甚長遠,若有過激舉止,惹惱了其餘親戚,你一定要及時制止,不要傷了幾家感情。”

“除他們外,段忠明涼州老翁,跟隨我幾十載,榮華已極,必不負你。南府魏文長只會用兵,卻不善人事,你多擔待他一些,必得其死力。黃漢升、趙子龍遠來投我,必無異心,可為親衛。牽子經我少年好友,又是河北民望,你也要關心他。至於西府的馬孟起等人,雖然隔著一層,但也不要太苛責了,我再說一遍,寬能得眾。”

說到此處,劉備已經很累了,連呼要水。劉燮急忙斟了水,把他的頭抬高,喂他喝了兩口。水從鬍子流過,把衣襟都弄溼了。

劉備看著太子:“我還有三個人沒有交待。”

“還有三個人?庭堅叔,和……誰?”劉燮問道。

“咳!還有你的同輩臣子!”劉備咳嗽一聲後,繼續說道:“年青一代中,除你之外,還有兩個人,都是世之奇才。一個是諸葛孔明,一個是司馬仲達。”

“諸葛孔明與你熟識,你是知道他的,他用心至公,才比先賢,足以做你的丞相,如果我沒有你庭堅叔,恐怕已經讓他總攬朝政了。我死以後,你也要和他盡心合作,成就一段佳話,明白嗎?”

“司馬仲達比孔明稍長兩歲,他少年老成,行事果斷,在政事把握上並不遜色於孔明。所以我讓他入尚書檯輔左你。他是背主降臣,在朝中無依無靠,用起來可能很好用,但你也要注意分寸。我看不出他的心思深淺,這種人不能太過重用。”

至此,談話已經接近尾聲,劉備終於談到了最核心的問題,他說:“至於你庭堅叔,我沒有多餘的話,你只要記住,我死之後,你要以父事之,明白嗎?”

劉燮沉默片刻,當即應允道:“明白。”

劉備看著兒子的臉,勉強伸手揉了揉,而後笑笑,他心想,自己其實是要劉燮學自己,但實際上,他是肯定做不了自己的。不過,這樣也好。但他仍然再強調了一遍:“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汝父德薄,所以命不長久,你一定要做得比我好才行啊!”

劉燮迎上劉備註視的眼神,才發現父親盯著自己的斷指處,眼中滿是懊惱與慈愛,他對這種眼神無所適從,但內心卻波瀾上下。他把頭埋進父親枯老的手上,兩手抓牢,不知什麼時候,溫熱的眼淚就流出來了,劉備也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

次日的夜裡,劉備就不能再說話,於是他不再理睬任何人,抬頭看著屋頂,等待最後的時刻。昏暗的燭火搖曳,照著他皮包骨頭的身形和乾枯蠟黃的臉。一代中興之主,躺在那兒,同任何等死的老人沒有什麼區別。人們則小心翼翼,屏息靜氣地在旁邊侍立著。室內極靜,似乎劉備僅存的一絲氣息,也能聽得清清楚楚。不知過了多久,劉備的眼睛還是睜開的,他似乎在無盡地凝視著什麼,又好像陷入了一生征戰的回憶之中。

三日後,也就是在九月九日重陽節當天,閒養在外庭的那匹天子坐騎,那匹黑色的黑龍駒,不知什麼緣故,他昂起頭,衝著遠處的大河和廣闊的穹野,發出一陣刺耳的長嘶。

這陣嘶鳴,讓內室的人們心驚不安,人們急忙去看天子,他終於緩緩地闔上了雙眼。

劉備駕崩於上林苑,時年五十四,廟號烈祖,諡號昭武皇帝。

(當時明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