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星隕雒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重陽的前幾日,劉備終於趕回了國都雒陽。但他沒有入城,而是在城西的上林苑中靜養。此時國中的一切大小事務,也已基本由太子劉燮決斷。
在六月之前,劉備病重的訊息就風傳到東都的大街小巷,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人都在議論年初的大勝與國家此後的政局變動。有的在暗中議論說,新皇登基不過四載,如今便傷重不治,會否是一個國家凶兆?天下又只是粗安而已,恐怕過不了幾年又會使社稷動盪了。此事被廷尉記下來上報到尚書檯,太子劉燮只說了一句:“這是吳人奸細造謠!”就用燭火把它點燃燒掉了。
此時劉備結束北巡,率眾回到雒陽。劉燮卻並不急著去見父親,而是令宮中挑出兩千雄壯精銳,皆著漆紅鐵甲,騎黃驃馬,每人皆持一杆絳色小旗,並在出行前著使者清道,待到全城人皆知太子將要出宮之際,他方才乘車緩緩出城。
聽聞儲君出行,京中百姓無不擁攘街道,欲得一睹。但見宮衛持旗如林,駕馬如山,緩步之間,自然有一股威武肅殺之氣,而劉燮身著一襲青白寬袖華服,手握腰間三尺佩劍,立於車駕,左後環視。
百姓遠遠望見這個身形魁偉、儀表迥秀的漢家男子,恰似玉山初雪、雨霽朝霞,面容間又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質。百姓們見過後,無不讚嘆感慨,暗地裡說:“世上竟有這般的奇男子,如為天子,社稷必安。”於是流言盡散。
而劉燮則是馬不停蹄,接連過白馬寺與平樂觀,於當夜趕到上林苑。這時劉燮才一反從容神態,火速去見父親。劉備已多日不能起床了。劉燮看到父親面頰清瘦,形容枯藁,哪裡還有當年英偉之象?霎時魂飛魄散,一頭跪倒在父親床頭,話不敢出,只俯首飲泣而已。劉備雖然病重,但神色依舊鎮定,他對身邊的黃忠、趙雲說:“太子來了,你們也就去歇息吧,陪我走這一路,也辛苦你了。”又對劉燮說:“我今夜還死不了,你先以國事為重,夜裡不要守在我這裡,有什麼話,我白日裡再和你說。”說罷揮手讓他下去休息。
然而劉燮心思沉重,一時睡不著,加上門外不時有宮人往來,驚擾了樹上的烏鴉,一直呱噪不止,這令他甚是不悅。要在宮中,他早就令怒喝僕從了。但想到如今在父親身旁,他不得不平緩一下自己的情緒,叫人請來黃忠,對他說:“老將軍,樹上的烏鴉甚是可惡,把他射殺了吧。”
黃忠諾聲道:“我們武人素來討厭烏鴉,待我射掉他們便是了。”他抓過三石強弓,用手指夾住一支獵箭,再把另一支箭搭在弓上,對準樹上一隻黑色的影子射去。就聽得樹上響起一陣撲騰,一隻烏鴉一頭墜下來,另一個黑影則撲打翅膀飛了起來,就在此時,黃忠的第二支箭飛快地撲到,一箭穿頸,烏鴉當空墜落,不想那屍體落下來時,卻被樹杈掛住,懸在半空當中。
黃忠提了死烏鴉前去覆命,他另一隻手還握著弓,衝劉燮揖手而立。
劉燮見他抓著血淋淋的死烏鴉,不卑不亢地衝自己拱手,不知怎地心中有一種不夠踏實的感覺。他恍然間才明白,自己以往的底氣來源於父親,而現在父親將死,將完全靠自己來和這些老臣們打交道了。但這些人勞苦功高,真的會把年輕的自己放在眼中嗎?劉燮一時又想起叔父陳沖,他的心情反而更沉重了,等陳沖入朝,恐怕自己這個天子權勢還不如太子。
就這樣懷著重重心事,劉燮沉沉睡去。
且說第二日,劉燮先下令讓隨劉備北巡的將士前去歇息,讓自己帶來的兩千宮衛接管上林苑,並又處理從尚書檯送來的文書,直到夕陽西下,他才又去拜見劉備。
劉備此時氣色稍好,兩人說了一會話。站在後面侍奉的,文臣有法正與皇甫堅壽,武人有孟達與陳到。
過了一會兒,門外忽然有使者傳來訊息,對劉備稟告說:“陛下,就在上個月,陳幽州病逝了。”劉備聞言一怔,很快面上流露出悲傷的神情,他澹澹說道:“元龍走在我前面了嗎?也好,我死以後,有他陪伴,路上也就不孤單了。”
他突然問劉燮道:“我死後,你打算如何處置朝中老臣?”
劉燮措手不及,但仍強打精神回答說:“兒臣無能,自然是蕭規曹隨,阿父如何用人,我便依舊如何用人。”
劉備聞言,頓時閉眼搖頭說:“在我面前就不要說假話,人有親疏之分,你又不是我,怎可能全然照舊?”至此,他睜眼露出肅然之色,衝站著的人擺擺手。法正等人會意,都退下去了。只剩下劉燮還在房中,劉燮知道父親要交代後事,於是趕忙跪在地上。
劉備這才緩緩對劉燮說道:“我把整個天下交給你,從此以後,不要在人前示弱流淚。站起來說話!”
見他站起來,劉備又說:“身為人主,法家說要令百官敬畏,這話不能說沒有道理,但這只是霸道,孝宣皇帝說過,霸道王道不可偏廢,我之所以能贏曹操,靠的就是在王道上的得眾,你在這一點上差得太遠,要多隨你叔父修煉。記住,所謂天子,不過是江山之山而已,如不能安撫萬民蒼生這道江河,也會被江河所摧垮。”
“你本性聰明,只要有文武良臣輔左,不會出大差池的。朝廷方面,這兩年你一直經手,料無大礙。五府武人,你不要妄動,當徐徐安撫,特別是東府袁譚,出身高門,影響深遠,你一定要善待他,否則一旦生出亂子,禍及河北,就又要大戰累年了。”
見劉燮欲言又止,劉備知道他的想法,就說:“這也只是權宜之計,眼下天下不過粗安,孫權與曹丕都在等我死,到時候恐怕還要你去平亂。等你帶著老臣親征,立下足以服眾的軍功,更換臣屬也就自然而然了,不要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