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恥與雁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呂布聽聞,頗不贊同,反對說:“這何以見得?不過是三言兩語,文和未免思慮太甚!”
賈詡搖首道:“對付陳沖這樣的敵手,自然要料敵從寬。沒有提防還好,若真是心生暗防,原定的計劃,我看怕是無用了。”
呂布摸了摸下巴,問說:“無用?我與蜀中合兵,十五萬眾總有,如何會無用?”
賈詡見呂布仍不重視,不由有些無奈,稍稍放鬆身體,為他解釋道:“所謂兵形如水,不拘常形。兵數雖眾,不言必勝。我等與蜀中合眾,但到底是兩家之軍,若是陳沖得聞訊息,遷天子於晉陽,只守蒲坂、汾陰,又可奈何?”
聽到這裡,呂布終於露出踟躕之色,他確未想過此事。董卓策反白波後,陳沖便增修過蒲坂、汾陰兩城,其城之難克,他也是知曉的,若命他渡河強攻,也難說必勝。
故而呂布將佩劍橫放膝間,輕拍劍鞘,終於說道:“文和所言,確實有理,只是計議已定,董公也已行事,怕不好更改啊。便是陳沖北逃晉陽,可我總也能拿到關中三輔罷,而陳沖遭東西夾攻,滅亡也不過早晚!”
賈詡聞言不禁一笑,輕聲說道:“奉先怎麼忘了,董公七月許諾,君是幷州牧,而劉範是司隸校尉啊!”
呂布一驚,立起身來低聲道:“直娘賊,我竟忘了!如此一來,我豈非白戰一場?”
賈詡微微頷首,呂布見他面色平和,不漏悲喜,又立刻坐下來,低首問道:“文和既然點明,胸中必有良策,還望教我行事。”
賈詡望了一眼左右,斷然說:“當即日出兵!”
呂布聞言一愣,問道:“即日?”
“即日準備。”賈詡揮手說:“如今陳沖雖有防意,但畢竟無法篤定,尚在兩可之間,而北軍又要去弘農平叛,關中空虛至極。這豈非天賜的良機?將軍該當速速發兵,直圍西京!否則錯過時機,死了也怨不得別人。”
呂布平日素勇,但此時也不禁猶豫起來。畢竟孤軍深入,乃是行軍大忌,行事稍有差池,便是死無葬身之地。
這是下定決心的時刻,賈詡又說:“若是一戰而成,將軍便可獨攬朝政,再分兵褒斜、子午諸道。關中便為將軍所獨有,蜀中又能何為?”
呂布聞言,神色再三變幻,終於露出胸中惡氣,拔劍斷言說:“既如此,就從文和之言!明日即點兵!”
賈詡叮囑道:“將軍莫忘了,張昶、張勐、王靈、李俊等人,都是陳沖安插過來的人,我們要是從事不秘,被他們洩漏出去,就辜負上蒼造就的今日局勢了!”
呂布恍然,冷笑道:“你的意思,是我派兵忽然捉拿。然後……”他橫手在空中一割,顯然對這些人已起了殺心。
不料賈詡卻搖首道:“不可,將軍此次乃是勤王之師,受陛下御令,奉旨討賊,何必濫殺國家無罪之人?若想成就不朽功業,將軍便要止殺、惜殺。這些人抓起來交給韓文約他們即可。畢竟他等素來以忠臣孝子自居,等陛下委國家於將軍,降罪責於二賊,還怕他們鬧事嗎?”說到此處,賈詡與呂布都不禁笑了起來。
賈詡將手伸到火盆前,又拿起鐵鉗,強調道:“要緊的是,此次出兵,必須要快!急則三四日,緩則七天內,必出兵涉遠山,摧其首腦。趁陳沖徵調之未及,發風雲而變色,直取長安。”說到此處,他忽地往盆中丟進一塊炭木,頓時熱浪騰飛,火星四濺,屋內頓時一片光明。
話到此處,呂布只覺胸中舒暢,數年來為劉備壓制的抑鬱一去不返,他此刻感嘆說道:“可惜,陳沖這等智士,偏偏看重劉備這種庸才。如今劉備一敗塗地,乃至有覆國之危,我今殺他,也不知九泉之下,他會否後悔呢。”
賈詡倒是另一番想法,他想:呂布徒有勇武,卻利令智昏,實非託付之選。若能安然入京,我是否當舍他而去,輔弼天子呢?